•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调查
  • B6:产业研究
  • B7:信息披露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2009 1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财经要闻
    我国首个直接融资债券型基金将在浙江诞生
    上交所敲定今年六大任务 维稳列第一位(上接封一)
    贵州证监局将推进
    辖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周文耀:继续研究引进A股ETF产品
    今年海关税收可能面临
    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考验
    央行今年将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
    去年保险业信息化
    资金投入约54亿
    沪港交易所签署更紧密合作协议
    央企开始申报第三批创新型企业试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我国首个直接融资债券型基金将在浙江诞生
    2009年01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蔡国兆
      杭州市有关领导为“宝石流霞”项目入选企业揭牌 叶毛华 摄
    浙江对中小企业实行“金融创新大救助”

      ⊙本报记者 蔡国兆

      

      朱升华20日从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张连水手中接过了一块“宝石”。这意味着他所在的公司正式成为全国首个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宝石流霞”项目的入选企业。

      “我们一定能走出‘冬天’。”朱升华是杭州枫林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他从“宝石流霞”项目获得了创业以来的首笔贷款,总额50万元。

      

      直接融资市场出现债券型基金的雏形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浙江出现了大批中小企业停产、倒闭的现象。在这种局面下,尽管国家已经放松了银行信贷,但较之以往,浙江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的难度依旧在持续增大。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当地政府正在寻求一种较直接的财政补贴更为务实、更显长效的“金融创新救助路径”。

      20日正式对外公布入选企业名单的“宝石流霞”项目是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项目建立了一个信托债券基金,由政府财政引导资金、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投资资金认购,而企业以实物、股权、品牌为抵押取得贷款。担保公司对政府财政引导资金、银行理财产品部分进行了全额担保。

      记者了解到,“宝石流霞”项目募集资金总额6000万元,为29家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提供为期一年、信托贷款利率为8.39%的融资资金。6000万元资金中杭州市财政认购1000万元、杭州银行(向社会发行理财产品)认购4700万元,浙江三生石创业投资公司认购300万元。浙江中新力合担保公司为财政与理财产品认购部分提供担保。

      “29家入选企业中15家在此之前从未得到过银行贷款。考虑到中小企业现状,入选企业大部分以股权、品牌为抵押,采取实物抵押方式的只有4家。”“宝石流霞”方案的设计者与主要组织者——浙江中新力合担保公司负责人说。

      “‘宝石流霞’项目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直接融资市场出现了债券型基金的雏形。” 浙江中新力合担保公司总裁周冀认为。

      据介绍,尽管中国目前债券市场相当发达,但其产品同质化严重,直接融资债券型基金尚无先例。

      “‘宝石流霞’模型以政府财政作为引导资金,以信托为平台,动员了财政、信贷、信托、社会资金、风险投资等资源,搭建了政府、金融机构、社会、企业间四通八达的网络。这个模型我们称为‘路衢模式’。”浙江大学金融专家金雪军说。他认为,这种方式既保障了政府财政引导资金的安全,又激活了社会资金。

      

      通过系列金融创新纾解企业资金困境

      据金雪军介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断加剧,但浙江正在通过系列的金融创新纾解企业资金困境。

      此前,浙江金融界曾经出现过一种名为“桥隧模式”的金融创新。所谓“桥隧模式”就是在担保公司、银行和中小企业三方关系中导入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方承诺,贷款企业到期无法偿付银行贷款时,以股权收购等形式进入企业,使企业得以偿付银行债务。

      “‘桥隧模式’好比桥梁隧道,打通了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之间的割裂。但这种方式必须建立在风投与贷款企业达成协议的基础上,属于‘一对一’的方式,无法实现大面积复制。而‘宝石流霞’ 模型代表的‘路衢模式’则是通衢大道,构建的是网络状的资金融通体系。它不仅动员面更为广泛,而且将风险投资对单个企业的完全认可这一合作前提改变为对一批企业的整体认可,是一种‘一对多’的模式化产品。”浙江中新力合担保公司董事长陈杭生说。

      他认为,政府引导资金通过这种“路衢”融资模式,可以通过撬动银行资金、社会资金的投资意愿,主动为保增长、产业升级服务。

      据金雪军介绍,近年来浙江在金融创新方面作出了重大努力。如在抵押产品的拓展方面,浙江出现了“订单贷”等金融产品,抵押物从实物走向订单、股权、品牌。

      “这些金融创新将为浙江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保障。”金雪军说。

      据一位接近杭州市政府的人员透露,一项更为大胆的计划正在筹备中。这项计划是依托于产业引导基金的信托债权(股权)基金计划,根据“保稳定”、“保发展”、“保繁荣”三个目标设计了三类产品。其中服务于“保稳定”目标的是“救急型”产品,主要针对经营面好但短期资金出现问题的企业,该产品试图替代目前该类企业普遍依赖的民间高利贷,以使企业成本明显降低。

      据称,这三个信托产品的发行将保证日常性、连续性,每2-3个月发行一次。“这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直接融资债券型基金在中国的出现。”该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