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特别报道
  • A3:特别报道
  • A4:期货·债券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2009 1 2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财经要闻
    我国正抓紧制定7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任志刚:第二波
    金融海啸正形成
    江西证监局将加大
    年报审计现场监管力度
    国企利润连续五月负增长
    关于2009年春节休市安排的通知
    山东天业恒基股份有限公司
    重大合同履行公告
    2004年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债券
    赎回权利放弃的公告
    山西完成券商中间介绍业务
    开业准备现场检查
    今年央企利润目标不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
    天津证监局
    将着力培育创业板上市资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任志刚:第二波金融海啸正形成
    2009年01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时娜  
      ⊙本报记者 时娜  

      

      欧美大型银行近期股价暴跌,欧美金融体系似乎再度濒临破产,面对不断恶化的外围市况,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在21日举行的外汇基金业绩发布会上警告说,第二波金融海啸正在形成,由于新兴市场的“底子”已较第一波金融海啸时变弱,第二波海啸的传染性,会较第一波金融海啸还要厉害。

      去年9月15日雷曼破产后,第一波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欧美等发达国家成为海啸重灾区,新兴市场影响则相对较小。任志刚表示,新兴市场由于发展基础好,并没有直接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但几个月发展下来,新兴市场经济逐步下滑、失业率上升,“底子”已被削弱。这时候若出现“传染病”,受感染机会会较高,副作用更难以预料。

      而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哀鸿遍野”似乎预兆着“传染病源”已经爆发。本周一,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发出逾410亿美元的创纪录亏损预警,创出英国企业历来最大亏损纪录,打击其股价急挫64.3%,并且面临被全面国有化的境地。而周二全球最大机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美国State Street公布去年末季纯利润下跌71%,拖累众多金融股齐创新低,State Street股价急跌59%,创13年新低;花旗跌20%,跌至17年新低;美国银行跌29%,创19年新低;摩根大通跌20.7%,创7年新低。

      面对当前外围环境,任志刚表示,近日市场已出现许多变化,第二波海啸似乎已出现,将对各地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不排除新兴市场的银行体系会如欧美银行般受到冲击。随着银行陆续在二、三月公布业绩,可能影响大众心理,引起市场动荡。他指出,新兴市场“底子”转弱,不会对香港金融体系的健全性构成重大影响,但对信心的影响有多大,则无从估计,就如去年第一波海啸时,即使香港银行十分健全,仍有银行遭遇挤提。在危机之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事实上,第二波金融海啸的影响近日在香港已经有所显现。在外围市况不断恶化及大行集体唱空的打压下,香港第一权重股汇丰控股近日连续拉出8根大阴线,累计下挫了26.4%。

      此外,金管局周三公布的外汇基金2008年度成绩表也惊现十五年来首次亏损,在投资亏损、支付财政储备的款项增加、策略性资产组合减值89亿港元,以及利息及其他支出增加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香港外汇基金的累计盈余大幅减少1363亿港元。

      面对第二波海啸冲击,任志刚称,该局会作充分准备,居安思危地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