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还是偏重于下游研发,即实用新型的研发,尤其是研发中心在二级城市,比如西安、成都等设立的研发中心,更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研发中心,意即研发测试中心。
⊙本报记者 王颖
“2008年以来,跨国公司寻找研发管理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多,”罗盛咨询公司执行总监郑宇彤盘算着他的客户,之前他的客户多半是在找生产制造或者市场管理人才,而去年来明显偏重研发中级管理人才。
取代印度成为研发中心
这只是一种大势的微观反映。联合国贸发组织的调查显示,截至2007年底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已达1160家,这是中国在这个数字上首次超过印度,62%的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其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首选地。
就在金融危机的残酷日益显现,各大公司纷纷裁员之际,仍然有不少公司将在中国增加研发投入。近日宣布18个月内裁员5000人的微软刚投资2.8亿美元在北京建立一个研发中心,“我们不会裁中国的研发人员,也不会因此停止招纳研发人才及研发管理人才,”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服务器及开发工具事业部总经理谢恩伟对记者表示。
“研发是我们这种公司运转的最大动力,所以我们不会精简相关费用,在中国也不会,”EBAY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李大力对记者说,EBAY反而是需要更多研发中心的管理员。
金融危机之前,巴斯夫、西门子、松下等众多跨国巨头也在中国相继建立研发中心,这些表现似乎预示,中国会取代印度成为新的研发中心。
自从1997年中国《鼓励设立中外合作合资研发中心办法》的出台,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掀起了热潮。“当时,第一批顶尖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时,他们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借此加强政府或公共关系。当时这些研发中心可称为‘公关中心’,”郑宇彤解释,但目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作用发生了重要转变,相当一部分研发中心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举足轻重的研发基地。
有专家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立研发中心,是为了实现其在中国的生产制造、研发和运营销售与其全球网络接轨,一体化运营的终极目标。
不太高端的研发中心
而亦有观点认为,这是为了符合中国市场的本地化需求。“目前跨国公司在的研发中心还是偏重于下游研发,即实用新型的研发,”郑宇彤证明了这一观点,尤其是研发中心在二级城市,比如西安、成都等设立的研发中心,更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研发中心,意即研发测试中心。
根据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涉及的业务范围,罗盛咨询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延伸型中心”、“能力型中心”、“产品中心”及“研究中心”。“延伸型中心”是跨国公司海外核心研发团队的延伸和补充,主要完成相对独立却繁重的工作任务,很多跨国公司的国内研发中心都从这一类型起步;“能力型中心”能够执行相对完整的开发流程模块,要求技术人员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产品中心”则拥有端到端的产品生命周期,不仅负责模块的开发,还要在需求分析、功能定义和高水平设计等领域作出决策;“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纯粹的开创性研究,由于国外政府大多实施出口限制,这一类研发中心在中国的数量较少。
以西门子举例,在西门子的研发体系中,设在美国普林斯顿的研发中心主要承担了基础性研究的工作,为西门子探索可能出现的新技术;在德国的5个研发中心,则是把这些技术变成现实,支持14个业务集团;而中国的研发中心则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开发,验证这些技术成果的可行性,再反馈给其他的研发中心。这是中国日益剧增的市场潜力和特点决定的。
也就是说,这些研究多侧重于应用型开发,目的在于使自己的产品更贴近市场需要,而不是高新技术的研究。据此,专家分析,真正让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直接动因是跨国公司群的“内部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它们之间的竞争加剧。厂商要保持利润,只能提供适应中国需求的产品,所以干脆将研发中心搬到中国,实现科研到生产一体化策略,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全球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从这个角度看,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更多的任务是为了实现测试与适应本土市场的实用新型。而对于中国人一直希望的培养中国的核心研发人才,则明显还不可能。据商务部调查显示,有46%的跨国公司倾向于建立独资的研发中心,首要目的就是要牢牢控制住研发活动,避免技术外溢,确立自己的技术垄断优势。即便是合资的形式,外方也注重控股权,或把中方的相关机构置于附属地位。
但郑裕彤转而表示,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研发中心转变会是一个过程,中国正在经历这个过程。
管理人才缺乏
无论如何,虽然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有很多实际的包括在中国可以降低人力成本等考虑,但也不乏很多正面意义。比如中国的研发人员可以了解到跨国公司的研发过程,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中国目下很缺乏的研发管理人才。
据调查,现在有超过70%的跨国公司中国研发中心管理人员是外派的,剩下的30%中又有很多是有海外教育或工作背景,真正本土的这个领域的人才很少。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会影响中国研发中心中缺乏实际中国力量。
“必须承认,当前的金融危机将在短期内影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但从长远来看,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具研发投资吸引力的国家之一,”郑宇彤指出:“中国正在经历从‘全球制造中心’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仍需不断完善人才教育体系,努力培养管理型科技人才,而对跨国公司而言,建立具备核心领导力的高管团队及富有成效的内部管理体系将成为在新一轮研发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
针对不同种类的研发中心,有不同的人才与核心管理能力需求。举例来说,如果公司要建立“能力型中心”,就需要寻找在领导团队和项目开发方面拥有突出业绩的人才;如果是“产品中心”,则需要选择具备远见卓识和超强领导能力的人才。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人际沟通技巧、影响力和敬业精神都是必须考察的因素,因为他将要领导的是远离业务总部的分支机构。
“对于我们来说,不讳言,与总部的沟通还是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这需要慢慢沟通磨合解决,”谢恩伟对记者坦言,实践证明,让新任主管在总部工作几个月,让其了解内部的工作程序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措施。
“对新任研发总监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必须尽快熟悉总部的工作流程并争取上层高管的支持。企业对新任主管的最佳投资就是帮助其融入高层领导团队,”郑裕彤进一步解释。
研发机构的三种类型
类型 | 类型名称 | 主要战略意图 | 要求分析及产品设计 | 所需责任范围 | 管理集成级别 |
一 | 延伸型中心 | 节省成本 | 核心研发中心位于中国之外 | 质量保证、维护及本地化 | 低 |
二 | 能力型中心 | 人才数量 | 核心研发中心位于中国之外 | 开发阶段:详细设计、编码及质量保证 | 高 |
三 | 产品中心 | 市场准入 | 本地(中国) | 端到端 | 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