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秋季小麦播种后不久,干旱就一直持续到现在。本次干旱对农业影响有多严重?小麦减产是否已成定局?本报记者昨日专访了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高级工程师毛留喜博士。
记者:为什么今年干旱这样严重?
毛留喜:从农业气象的角度来讲,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大陆性季风气候,风调雨顺的年份是非常少的,旱涝灾害却是常见的,特别是干旱。
以河南为例,有气象记录以来,和去年11月到今年1月相近的气候干旱出现过7年,其中4年直到次年的1月继续少雨干旱,今年1月的大气环流形势相似于历史干旱年的形势,造成了干旱少雨。
从全国范围来看,这样的大面积、高强度的旱情肯定也是有过的,属于正常的气候现象,因此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并非是不能控制的。
记者:目前的旱情对农业影响有多严重?
毛留喜:干旱主要集中在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并以河南为中心向外蔓延。河南除了信阳市之外,其他都处于干旱或者严重干旱的情况。
河南是全国小麦的第一大省,因此旱情对冬小麦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在河南干旱最严重的地方,一些小麦已经枯死了,不仅是叶尖或叶片受冻,就连分蘖节和生长锥也枯死了。现在,干旱对河南,安徽一些地区的小麦生长已经造成了不可逆影响,后期再灌溉也无法恢复了。
记者:小麦减产是否已成定局?
毛留喜:不能那么说。小麦由于生育期较长,其产量主要取决于穗数、粒数和粒重。小麦通常在5月底收割,后期生长还有很长一段时期,现在小麦的穗数也没有定型。这段时期如果及时降水、加强灌溉,还是能够弥补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小麦长势很差,形势很严峻,没有去年这个时候乐观。
记者:如果后期耕作管理到位,小麦产量有可能再创新高吗?
毛留喜:在2008年大丰收的基础上,2009年再创新高存在很大困难。
尽管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变,但对于冬小麦来说利大于弊,尤其是产量形成的后期及夏收期间天气较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干热风天气,也没有连阴雨或大风、冰雹,光温条件较好,有利于冬小麦产量形成。因此2008年的冬小麦单产取得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