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之争,几乎延续了人类的整个贸易历史,但相关的争论仍然历久弥新。过去,中国总是不断被指责市场开放与自由化不够,即使在中国加入WTO、大幅开放市场之后,这种指责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然而,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当中国的经济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大规模走向国际市场时,却发现不得不面临一种新的保护主义,而这一轮保护主义的主要推动者正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笔者观察到,此轮全球低迷和国际贸易衰退正在引发新的贸易保护主义。1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项附加条款规定:部分救援资金只能“购买美国货”,任何基础设施项目要获得刺激方案的资金支持,所使用钢铁产品必须为美国生产。此言一出,全球哗然,欧洲、加拿大等国已做出强烈应对,表示要以牙还牙,墨西哥则威胁要禁止从美国进口部分肉类制品。俄罗斯也提高汽车进口关税、印尼要求衣物、鞋类和电器产品的进口须取得特殊许可……自1986年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世界平均关税水平已从26%降至2007年的8.8%。但如果顶不住这一次危机的压力,各国政府以邻为壑,那么全世界多年来的集体努力可能将付诸东流。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的一份报告指出,若主要经济体将目前实际执行的关税水平升至WTO允许的约束水平,则全球贸易额将锐减7.7%。如果一直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国际贸易巨幅缩减,全球经济的复苏恐将遥遥无期。
值得注意的是,保护主义并不仅仅在贸易领域兴风作浪。《香港文汇报》的消息称,法国、希腊和冰岛等欧洲国家针对经济议题的示威蔓延至英国,法资石油公司道达尔(TOTAL)与意大利IREM公司达成价值2亿英镑扩建英国一炼油厂的协议,引入来自意大利和葡萄牙的约100名外劳,英国工人认为被抢饭碗。约千名当地工人厂房外聚集抗议,高举“英国的工作是属于英国工人”的标语,英国多地有超过19间炼油厂和发电站的工人响应罢工。有工党议员警告,可能爆发大型的劳资纠纷,造成社会动荡。除英国外,欧洲多国近日有连串示威,法国民众要求政府应该尽力保障工人饭碗,对此法国财长拉加德说:“我们面临两大危机:一是社会动荡,二是保护主义危机。”
金融保护主义也成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最新隐忧。政府官员和商界领袖纷警告,全球衰退可能导致跨国借贷大幅减少,何况各国还可能通过经济刺激计划,为本国企业提供更多补贴。《华尔街日报》说,当前最显著的例证是:今年流向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投资,预计比2007 年锐减82%。国际金融研究一项调查显示,在中、东欧新兴国家,今年的私人资本流入,预计仅得300亿美元, 较去年的2540亿美元剧减。英国《金融时报》称,受资本流动不断下降影响最大的是欧洲新兴地区。2007年,仅这一地区就将占到了新兴世界外资需求总额的近50%。更糟糕的是,其中差不多半数外资来自于西方银行,而如今这些银行自身也问题重重。仅此一点,就说明该地区今年将很难吸引到所需的1170亿美元资金。该地区大部分国家曾由衷地拥护全球化。而如今,它们正体味到国际资本流动是何等的薄情寡义。
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国必须面临的一种新挑战——当中国企业刚开始大规模“走出去”的时候,全球正在酝酿新一轮保护主义格局!这个问题看似平常,但对于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影响颇大。对此,中国应提早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