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08年最后一个月的蓄势,A股市场在2009年年初迎来“红1月”。尽管海外市场在此期间起伏不断,但国内股市依然红红火火走出独立行情。市场主要指数全线飘红且绝大多数指数累计涨幅超过一成。与此同时,前期受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债券指数涨幅较快,1月出现了一定回落。
各大指数涨幅普遍超一成
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和上海证券报联合推出的《中证指数1月份月度报告》(报告全文见C3版)显示,1月份各大指数均大幅反弹,彻底走出去年12月份的盘整走势。
指数上看,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月涨幅分别为9.33%和8.17%。沪深300指数当月以1848.33点开盘,最低下探至1837.84点,最高上摸至2054.33点,最终报收于2032.68点,较去年12月份上涨214.96点,涨幅11.83%。沪深300样本日均成交金额538亿元,较上月增加5.49%。
各大指数月升幅普遍超过一成,其中中证500小盘指数涨势最猛,涨幅为15.69%。
回顾1月市场走势,两市大盘在新年第一天就双双跳空高开收出大阳线,紧接着第二天又是放量拉长阳,给1月的市场定下反弹的基调。尽管期间外围股市起伏不定,但在经济数据符合预期和政策面的有力支持下,经过此后几天的震荡盘整,两市股指在1月14日低开高走再次拉出大阳线,并从此走出单边上扬的强势行情。
能源行业表现最突出
在1月份,大盘指数中证100收于2061.21点,上涨191.17点,涨幅10.22%;中盘指数中证200收于2143.37点,上涨290.71点,涨幅15.69%;小盘指数中证500收于2238.08点,上涨298.65点,涨幅15.40%。相对而言,在1月份,大盘指数表现更为疲软,中、小盘指数表现较好。
从风格指数表现看,沪深300成长指数收于2037.43点,上涨262.58点,涨幅14.79%;沪深300价值指数收于2185.07点,上涨262.07点,涨幅13.63%,成长指数的表现略强于价值指数。
1月份,沪深300行业指数全部上涨。其中能源行业表现最为出色,上涨16.26%。原材料和金融地产行业分别上涨15.07%和14.09%。1月份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医改方案也刺激了医药板块的走强,医药卫生行业本月上涨12.21%。另外工业和信息技术行业的涨幅也超过10%。可选消费、公用事业、主要消费和电信业务均出现小幅上涨。
从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看,金融地产行业在1月份对沪深300影响最大,在沪深300指数214.96点的涨幅中,有92.87点是金融地产行业贡献的,贡献度为43.28%。其次为原材料行业,贡献度为17.45%,工业行业的贡献度为16.53%,能源行业贡献度为11.36%。
前10大权重出现下降
在1月初,上证指数与中证指数进行了2009年第一次定期调样,根据最新样本测算,1月份招商银行依然是沪深300指数中权重最大的个股,权重为3.81%;中信证券的权重与上月变化不大,为3.38%,权重位列第二;民生银行的权重由2.52%上升到1月的2.86%,成为第三大权重股;交通银行则以2.85%的权重成为第四大权重股;中国平安和万科A的权重分别排在第五和第六位。前10大权重股累计权重出现了小幅下跌,从11月底的26.58%下跌至26.37%。
行业权重方面,在1月份,金融地产行业在沪深300指数中的权重最高,为37.80%,工业类股票的权重为15.33%,原材料行业为13.99%,能源行业为9.21%,可选消费行业权重为7.24%,公用事业类股票占比5.76%,主要消费行业权重为5.02%,行业权重居末位的有医药卫生、电信业务和信息技术等行业。
从个股看,1月份沪深300的300只样本股中有271只出现上涨,23只下跌,平盘6只。包钢稀土由于新能源概念而受到市场追捧,以67.09%位列涨幅榜首位。巴士股份与辽宁成大分别以54.38%与52.14%的涨幅列涨幅榜第二和第三。另外进入涨幅榜前十的还有宝钛股份、潞安环能和万向钱潮,它们涨幅均超过50%。中国宝安、吉恩镍业、潍柴动力和航天机电位列涨幅榜末位,涨幅分别为46.73%、44.28%、43.66%和43.12%。
在跌幅榜中,经历长期停牌的盐湖钾肥以30.95%的跌幅再次位居跌幅榜榜首。上月进入涨幅榜前十的农产品和小商品城冲高回落,分别以13.96%和13.01%的跌幅居第二和第三。苏宁电器受业绩低于预期的影响,以12.28%的跌幅居跌幅榜第四位。另外两家啤酒生产商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亦进入跌幅榜前十。进入跌幅榜前十的还有广电运通、格力电器、双汇发展、粤电力A,跌幅都在10%以内。
债券指数出现回落
前期受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债券指数涨幅较快,但1月出现了一定回落。其中中证全债指数收于128.13点,下跌1.47点,跌幅1.13%。分不同剩余期限来看,中证10债和中证10+债的剩余期限较长,跌幅较大,其中中证10债指数收盘127.51点,下跌1.74点,跌幅1.35%,中证10+债指数收盘123.65点,下跌2.93点,跌幅2.31%。中证7债下跌0.78点,跌幅0.61%。剩余期限较短的中证1债与中证3债指数1月出现小幅上涨,分别上涨0.09%与0.06%。
分类别来看,中证国债指数跌幅居首,收盘127.63点,期间下跌2.16点,跌幅1.66%,中证金融债指数收盘129.33点,期间下跌0.79点,跌幅0.61%,中证企业债指数收盘131.15点,期间下跌0.15点,跌幅0.11%。中证央票指数与中证短融指数出现小幅上涨,涨幅分别为0.01%与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