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将全面提速,这对推进“煤电一体化”产业模式进程无疑是催化剂。对此,煤炭权威人士指出,煤电基地建设的提速,将使煤矿、电力企业纷纷“克隆”神华模式,由此将改变目前国内煤电能源产业布局。
根据正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消息,全国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建设今年将全面提速,年内国家将启动锡林郭勒盟煤电一体化和山西煤电基地项目建设,同时逐步形成向辽宁300万千瓦、山东400万千瓦的送电能力。
事实上,就在去年底,作为我国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中正式建成投产的第一个基地——两淮亿吨级煤电基地浮出了水面。
淮南矿业集团董事长王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透露,经过5年多努力建成的两淮煤电基地,新建矿井12对,新增煤炭产能3040万吨;新建扩建电厂8座,新增发电装机规模807万千瓦。并且,集团预计2008年全年的煤炭产量能达到1.2亿吨。
“两淮煤电基地是以淮南矿业集团为主,无论公司与中电投、国电、浙电谁合作,其煤炭、电力新增产量都以淮南矿业为主。”一位煤炭权威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表示,目前任何一家能源企业,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电力企业,只要在市场进出门槛宽松的环境下,企业都会向综合性能源集团方向发展。
“煤、电企业都想‘克隆’神华模式,实现‘煤电运’一体化。例如,呼伦贝尔地区就是以电力集团华能为主在建设。”该权威人士说。
对此,国家能源局负责人在会上更是明确表示,鼓励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合作,鼓励煤、电、路、港、化工相关产业联营或一体化发展,发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在保障国家煤炭供应中的骨干作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鼓励相关产业联营或一体化发展于大型煤企和电企机会是均等的,谁能由此抢占先机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煤电基地建设对现有大型煤炭企业非常有利,他们更容易获得煤炭储备资源。”东方证券煤炭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帅说。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煤电能源产业布局或将由此改变。
例如,今年1月4日,山西省和山东省在北京签署“晋电入鲁”协议,计划通过同业重组、产业延伸把煤都资源转化成有完整产业链的“煤业航母”,变输煤为输电,推进煤电一体化的大能源方略,开辟山西煤炭资源“两条腿”发展的新路径。
再者,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全面提速,对于煤炭自身产业布局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今后煤炭产业将越来越集中于大型基地上,预计13个产业基地产量逐步将达到20亿吨,这将使中小煤矿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上述煤炭权威人士说。
另外,大型煤电基地建设,还将要求建设安全高效矿井,推进产业升级,这对各种煤矿装备需要量将上升,给新型现代煤机带来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