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走进用工集中的东南沿海地区,近距离接触农民工、企业和政府部门,希望得到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最新观感。
农民工
压力与信心交织
东部城市的打工者聚居区,农民工生存状态各异,但有着共同的紧迫感。
住在上海市闵行区颛桥镇向阳村的42岁安徽蚌埠人黄士兵,春节前在一家服装检测中心找了个仓库清点管理员的工作。他说:“如今服装行业不景气,这个岗位也不稳定,我恐怕熬不过试用期,公司就会不要我的。”这些天,他天天在跑职业介绍所,希望找个收入高一些的工作。“很多活都要35岁以下壮劳力,嫌我老。”
更多的人是压力与信心交织。25岁农民工倪晓刚年初七就从老家四川威远回广州了,原来的厂子效益不好,一直在放假,他估计很快就要失业了,现在每月租房子要180元,每天吃饭将近20元,感觉很有压力。但是他仍有自信:“我是熟练工,希望能快点再找到厂子,而且福利好一些的啦。”
记者在绍兴、义乌两地采访时发现,许多尚未找到工作的农民工并未出现紧张与恐慌,他们的情绪基本稳定。
经济寒流增强了每个人的危机意识。在上海食品行业打工的陕西宝鸡青年王少奇,现在每月仍有2000元收入。但他想:不管眼下工作是不是稳定,要在城市留得住,关键还是要不断提高自己。他坚持利用周末学习开叉车、电脑等技术,他说:“哪怕暂时丢了工作,只要技术在手,就总会有希望。”
用工企业
力争不再裁员
在以制鞋闻名的福建晋江市陈埭镇,有着千人规模的诚安鞋业公司今年要到正月十六才开工。老板许振坤说,往年企业年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招工,今年当地鞋厂开工普遍较迟:“现在企业不急于招收新的工人,即使缺一点,也通过内部岗位调整来解决。等下半年外销市场的形势明朗后再看看,订单没有增加工人不可能增加。”
众多企业延迟开工,是目前东南沿海地区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广东顺德高新技术开发区,记者发现开工企业为三四成,大部分企业明确表示不招工。记者电话询问了10家企业,3家企业已经开工,只有1家企业表示有招工计划。
广东富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温耀生说,公司今年的目标是维持,在经济不好的时候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规范公司内部管理秩序。
令人欣慰的是,不少企业认识到了维持稳定的重要性,坚持“不招工也不裁员”。国内较大的车用仪表生产企业上海日精仪器有限公司现有农民工900人,企业外贸订单已连续3个月减少,但公司明确表示“今年不招工,但也没有退工计划”。公司人事部部长王根荣说:“对于多余员工,我们采取轮岗、培训操作技能等方式,而不是一退了之。”
地方政府
准备应对更严峻挑战
面对农民工就业的严峻形势,各地政府都在想方设法积极应对。上海金山、闵行等区域,将往年放在年中的大型招聘会,提前到了元宵节前后。上海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赵建德说:“有岗位没有岗位都是信息,关键是要及时、广泛、有效地传递给进城的求职者。”
赵建德说,今年上海就业市场的总体岗位比往年减少很多,政府也做不到为所有进城者创造岗位,因此当前的关键是要稳定现有岗位,通过政府补贴等形式帮助企业安排轮休轮岗、组织培训等,尽量减少岗位流失。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都对农民工就业的严峻形势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一些政府部门负责人说,由于今年众多企业延迟开工,往年农民工求职高峰期又是在正月十五以后,所以农民工聚集地的就业压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农民工失业高峰期尚未到来,下一步就业形势可能更加严峻。
在农民工“就业难”的同时,东南沿海不少企业却仍存在“技工荒”。一些企业主表示:不懂技术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有技术的农民工供不应求,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会更加醒目。加强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是目前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当务之急。(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