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时事国内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特别报道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2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公 司
    进入临时清盘程序 北泰风雨飘摇
    公司治理“千疮百孔” 中粮屯河被责成限期整改
    东安黑豹、汕电力
    停牌筹划资产重组
    中小板五公司发布快报
    业绩保持稳定
    冠豪高新
    停牌静待重大事项
    诉状未全部送达 三联集团诉国美或延期开庭
    银基发展“临阵”终止股权激励隐衷自知
    *ST夏新
    重组未明确面临暂停上市
    日照港
    停牌论证重要事项
    西南合成披露重组进展
    大商股份
    “爷爷”股东将股份制改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基发展“临阵”终止股权激励隐衷自知
    2009年02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初一
      ⊙本报记者 初一

      

      在2008年度业绩考核已经达标的情况下,银基发展却宣布终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放弃”即将到手的收益,银基发展的高管们有什么样的隐衷呢?

      银基发展今日公布的年报显示,去年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309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74%。该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规定的业绩考核条件是:2008 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以前三个年度披露完成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平均值为基准值,2008 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5%。依据该计划设定的增长率水平计算,其2008年度净利润的考核目标为11013万元。银基发展去年的业绩显然已经达到了上述两个标准。

      出人意料的是,在公布2008年度业绩的同时,银基发展却宣布终止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根据该公司去年7月16日的公告,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50%即2.12元,而该公司股票昨日收盘价为3.27元。以其激励股票数量3189万股计,终止实施该计划相当于银基发展高管们“放弃”了3600多元的收益。

      细心的投资者可以发现,银基发展终止股权激励实为无奈之举。早在该公司推出激励计划之时,本报记者就指出,其年度业绩达标唾手可得,考核条件形同虚设。该公司与激励计划同时公布的2008年半年报显示,去年上半年已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998万元,距考核目标仅差10多万元,年底要达标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

      更为关键的是,银基发展2008年实现的业绩主要是在“吃老本”。该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上年年底时积攒下来的高达29072万元的预收款,期末仅剩下3006万元。原来,这一大笔预收房款已大都在去年结转为收入,成为其业绩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设定如此宽松的考核条件,银基发展的股权激励计划怎么过得了监管层这一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