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力拓执行层排除多种因素最终与中铝公司达成注资协议,但力拓候任董事长Jim Leng辞职表明力拓内部对中铝注资事宜存在严重分歧。多位业内人士分析,中铝注资能否成功还面临着力拓股东的考验,同时多国政府监管机构尤其是英国、澳大利亚两国政府能否审批通过也是中铝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铝此次以溢价124%投资力拓,并没有赢得力拓在英国和澳大利亚投资者的高度认可。英国《金融时报》甚至用“引起力拓在英国主要投资者的愤怒反弹”词句来描述。一位国际投资界人士透露,一是注资方案偏向大股东中铝,使其他股东对利益在今后是否得到保障有所顾虑;二是投资者认为可以用更经济的方案来化解债务危机,比如配股,Jim Leng就持这个态度。
联合资信评级总监陈东明告诉记者,力拓做出这种选择反映出其对资金需求的迫切性,而配股方案在目前资本市场及其他因素都不确定的情况下难以保证其时效性。对大股东出售股权及资产使其他股东产生利益方面的担忧是正常的,但在金融危机下倒下的大企业已不在少数,力拓的首要目标是先解决巨额债务及现金流的压力,其他股东也应该考虑这一点。
海外矿业资深人士表示,力拓如此大手笔还是为债务所迫。在股东大会未开之前,舆论的导向对股东可能会产生影响,中铝的交易能否通过存在一定挑战性,接下来要看董事会如何做说服工作了。
中铝投资中的72亿美元用于认购力拓集团发行的可转债并可在转股期限内的任何时候选择转股。这一点引发了外界的关注。据记者了解,在融资安排方面,中方将会以国内银行组团的方式合作,四大国有银行中将至少有一家。昨日,美国铝业发布公告称,中铝以10.21亿美元收购其持有的力拓股份,美铝此前同中铝共同收购的股价价值现约为3亿美元。
根据协议,转股后,中铝公司在力拓集团整体持股比例将由目前的9.3%增至约18%,其中持有力拓英国公司的股份增至19%,持有力拓澳大利亚公司股份的14.9%。这两个持股指标已经接近英国和澳大利亚对中铝增持的上限要求。对此,澳大利亚财政部部长斯旺昨日声明,将修改相关法律把可转债计入公司并购的股份中。而中铝副总经理吕友清也表示,认可澳洲政府做出的决定,中铝将遵守当地的法律,增持行为应征求澳洲政府的批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在行业低谷时巨资并购所受到的各方面阻力要远小于行业高峰期,这也是海外反周期投资策略的体现,这样更易赢得支持,中铝注资力拓有其商业合理性,特别是英国及澳洲政府不应阻挠,这些发达国家尤其是澳大利亚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应保持中立,争取更多的国外投资。陈东明也认为,中铝此时出手,相比中海油2005年收购优尼科未果相比,时机更好。
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英国、澳大利亚尤其后者的审批会比较谨慎,时间可能也会被拖长。上次中铝收购的交易澳洲半年后才审批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