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上市公司
  • 7:产业·高端
  • 8:广告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海外
  • A4:股民学校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2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2版:基金·基金一周
    第六届中国“金基金”系列评选拉开帷幕
    资金参与踊跃 50ETF申赎创上市新高
    金元比联债基获批
    金鹰中小盘:分红为基民锁定收益
    建信基金
    深圳分公司成立
    全面认识
    基本面指数基金
    艺术与票房两难抉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艺术与票房两难抉择
    2009年02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委们似乎总是在艺术与票房的两难抉择间苦苦徘徊。每当市场大旺时,艺术片通常有较大机会胜出获奖;但当市道不景气时,票房大作就更易受到评委的青睐。今年正是后一种情况。在新近公布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入围名单中,去年票房前三甲悉数上榜,备受批评的《赤壁》更成为获得提名最多的大赢家。反观艺术片,却仅有一部入围,全然没有王家卫作品大行其道时的风光。

      或许这个比喻未必贴切,但还是让我们进行一番联想。如果把股票比作是电影,那么投资者在衡量一只股票的价值时,也经常会面临上述电影评委们的两难困惑。究竟什么才是评判电影好坏的最重要标准,票房价值抑或艺术水平?又究竟是什么指标能更加合理地衡量股价高低,是投资者常常留意的盈利能力,还是公司的固有资产素质呢?

      就在去年欧美金融危机爆发,引发环球股市大跌之前,人们通常考核的指标还是前者,也就是市盈率等,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正日益倾向于使用后者,也就是市净率、股息率等,来评判股价的高低。

      简单来说,投资股票等同于投资实际的公司,而公司则由一系列物质资产和知识资产所组成,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来制造利润。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参与分享目标公司的潜在盈利增长。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市场需求迅速萎缩,令相关公司的盈利流也随之干涸。不过,公司的物质资产和知识资产却拥有与生俱来的价值,所以一旦市场情况重归正常,这些固有价值将能够重新开始生产利润。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由于短期内企业盈利大受影响,前景更欠缺明朗,很多机构投资者都会转向观察非盈利驱动的指标,以更好地衡量公司的固有价值。假如历史统计有其借鉴意义,那么以下数据就值得投资者留意。过去25年中,大部分股市在市净率为1.0倍时都已经达到吸引的入市水平,对于采取中长线观点而又不会半途而废的投资者来说,往往有利可图。在当前这场环球熊市中,实际上已经有部分市场甚至跌破了1.0倍市净率。

      归纳来说,这其实就是与时俱进的道理。在电影方面,港产电影近年来品质下滑,票房低迷,因此影片的盈利能力自然就变成判断电影好坏的最重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评委将金像奖的天平倾向于票房“救市”之作也就毫不出奇。在股市方面,既然盈利已暂时无法提供足够的参考价值,那么投资者就应该把目前的关注重点重新放回到公司的固有价值上,去挖掘真正具有长线升值潜力的优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