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特别报道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2 1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特别报道
    港口业迷雾渐散 “内贸”背负新增长点使命
    4万亿“一揽子计划”进展追踪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港口业迷雾渐散 “内贸”背负新增长点使命
    2009年02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刚 吴芳兰
      2008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82亿吨,增长3.6%,连续第四年保持全球第一 资料图
      2月12日,在进入洋山港的东海大桥上,只有稀疏的几辆集装箱卡车行驶。

      下午3点,站在小洋山半山腰上的港区管理中心大楼上望去,硕大的港口堆场被集装箱密密麻麻地覆盖,零星看到有拖车穿行其间,港区一片寂静。港口码头共有9个泊位,仅有一艘远洋货轮停靠,一长排高大的龙门吊安静地矗立。

      上海航运交易所2月13日发布的周报显示,节后第二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货量略有回升,各大航线船舶舱位利用率有所提高,但总体市场仍处于萧条状态。各大港口纷纷加入货源抢夺战中。

      ⊙本报记者 陈刚 吴芳兰

      节后运输市场略有反弹

      “今日一昼夜,主干线船舶共有三艘,此外还有一些小型船舶将在此停靠。”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事务部相关负责人12日告诉记者。该公司负责经营管理洋山深水港区一、二期码头,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港集团)投资建立。

      上港集团约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四分之一。

      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对于节后第二周的评价是“运输需求稍有反弹,综合指数跌幅趋缓”。周报显示,节后第二周,上海口岸出口至欧洲航线的货量略有提升,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提高到60%的水平,货量约为节前的一半,而上周仅仅为节前的三成。美西航线和日本航线,货量也处于恢复阶段,但较年前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2月11日,预示着干散货运输市场景气程度的BDI(波罗的海指数)重新站上2000点,2月内反弹幅度已超过200%。但不少业内人士仍表示不容乐观。“就我们管理的码头而言,数据整体仍然是向下的。”这位人士说。

      “出口业务量方面,11月以来下滑了 40%,1月份恢复了10%,现在的业务量约为往年的70%。不过,1月份主要是2008年的订单,目前遇到的问题就是2009年订单比较少。”国内一大型集装箱运输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先生告诉记者,以往农历年后订单也是正常下滑的,3月份会回升,但是今年下滑的趋势似乎不可避免。

      “下滑的幅度比预期要稍小,但问题是看不到什么时候能回头。今年3月、4月,出现的情况可能是更加困难。衰退是肯定的,只是衰退多少的问题。”陈先生说。

      货量下降促船公司洗牌

      最近,浙江船舶交易市场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发现,从1月份开始,交易市场上船只出售的信息正在增多。该负责人说,去年10月观望气息浓厚,船舶交易处于停滞状态,去年后两个月很多船东无货可运,资金压力增大。

      金融危机蔓延使得全球贸易萎缩,给海运业带来巨大冲击,作为港口最大客户的船公司面临更大的困境。

      在航运信息网站上,仅2月16日就有40多条船舶出售信息,其中散货船、杂货船、干货船、集装箱船是出售主力。这位人士预测,“按目前的情况,今年五六月份船只出售可能出现高峰。”

      2月13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872.82点,较上周下跌1.6%;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822.75点,较上周下跌1.8%。目前, 由于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运价似乎仍未到底部,不断有船公司抛出超低价格揽货,市场最低报价已降至325美元/国际标准箱(海运费含附加费)。

      “目前运价低位盘整阶段,每个船公司做预算,基本上都是负的!”陈先生表示,按照目前的情况,运力在40万标箱左右的大型船公司,一年亏损将达10-50亿元。

      “行业将面临洗牌,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国内大型船公司,能坚持两到三年,小型船公司一年就基本上倒闭了。实力比较弱的船公司可能先停船,再封船、再消失 。”他人士表示,目前大型集装箱船即使是出售,可能也无人购买,而业内已经出现停船现象,以降低成本。

      在一艘远洋货轮上担任大副的朱先生说,货轮因为无货可运,在补充给养后被船公司要求开至公海,关掉主机待命来减少码头停靠费。他说,这种现象很普遍,在新加坡就有很多船只停着当堆场使用,这样不仅减少了集装箱的装卸费,而且还包括集装箱放在堆场的费用。

      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周报显示,节后,不少船公司采取合并航班、取消航次等种种措施,但仍无法消除节后货量下降的消极影响。其中,欧洲航线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下滑至60%-70%之间,地中海航线受长假影响更为严重,舱位利用率仅有50%-60%的水平,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港口频推“过冬计划”

      冬天已经不可避免地来了,港口的过冬计划也已经开始实施。

      “在航运转淡后,我们走访船公司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及时推出了空箱商务计划应对危机。”盛东国际负责人指着港口堆上的集装箱说。

      一般来说,码头会对船运公司堆积在港区的空集装箱收取堆存费。“我们将免费堆存期进行延长,并对堆存费进行了一部分优惠,这仍能给港口带来收入,如拆卸、修理、清洗等费用。”

      据介绍,目前,上港集团把对16家船运公司的普惠政策有针对性地调整为相应的优惠政策,目的是将其他港口作为空箱调运基地的船运公司,全部吸引到上海港来,争取在一至三年内形成东北亚的空箱转运中心。中海、中远、马士基、韩进等多家航运企业开始将世界各地的空箱向上海转移。

      上述人士还透露,除空箱计划外,上港集团正在优化“水水中转”,希望借此实现集团下码头航线的优化组合,2008年洋山深水港国际准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到49.8%。他透露,“水水中转”以被集团列入重点课题。

      事实上,一直实施“长江计划”的上港集团,在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重要港口,如重庆、武汉、九江等重要码头都有投资,“通过长江流域的江轮运输的货物,可以在洋山港区集中,水水中转之后,直接装上国际干线货轮”。

      内贸市场成争夺焦点

      国际海运一片萧条,内河航运一枝独秀。据交通运输部水运司快报数据显示,2008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7亿吨,同比增长2.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继续下降,内贸则增长8.7%,相对仍优于外贸货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内贸对总体货物增长起到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今年吞吐增长的动力。事实上,2001年至2008年内贸集装箱量从221万国际标准箱增长到3000多万国际标准箱,增长了14倍,所占比例从8%提高到24%以上。

      面对货源萎缩的预期,各大港口纷纷加入货源抢夺战中,以确保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增长。

      “我们成立了内贸箱拓展小组,深入市场寻找适箱货源,推进浙江沿海、南北主干、长江两岸的内贸中转网络建设,使内贸集装箱成为集装箱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有关人士表示,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货源减少已经十分明显,寻找货源是宁波港2009年工作的重点工作。

      据悉,2009年度宁波港将加大揽货力度,以保证在2009年实现1190万标准集装箱的目标,而去年的数字为1084万标准箱。其措施还包括,扩展南北货源供给网络,吸引更多的货物到宁波港中转;尽快开通海铁联运专列,拓展江西、湖南等省腹地,推进金华、义乌及江西上饶等地的“无水港”建设,加大与温州港、台州港及嘉兴港等港口的战略联盟与合作,以及大客户战略等。

      厦门港也表示,将大力开拓内陆腹地,继续推进海铁联运,在“厦门-南昌”、“厦门-赣州”海铁联运定期班列基础上,建设内陆地区“无水港”,实现港口前移,并支持现有外贸集装箱码头兼营内贸集装箱作业,拉动厦门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和内贸集装箱中转业务发展。

      港口整体过剩或提前出现

      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杜麒栋说,2008年是中国港口业多年来增长最慢的一年,从1987年以来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第一次低于20%,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第一次跌进个位数。

      德邦证券分析师郑庆平表示,当强劲的外贸增长引擎熄火的时候,面临后工业化时代经济模式的艰难转身,国内港口业的高增长时代将就此终结。

      郑庆平认为,国内港口吞吐量过去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工业化进程带动工业制成品和原材料大宗货物运输需求高涨。但重化工业导致国内经济比例失调以及资源和环境承受压力过大。从日本的经验看,日本过度工业化付出了长达10年的产能过剩与通缩。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认为,中国港口吞吐量持续攀升,以上海港为例,集装箱吞吐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一,但是仅仅赚取吊装费,相应的配套服务应该着力推进。

      资料显示,2008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82亿吨,增长3.6%,连续第四年保持全球第一。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00.6万国际标准箱,增长7.1%,继续名列全球第二位。其中,洋山深水港区完成822.7万国际标准箱。

      “应从硬件建设转为以软件建设为主,通过海事服务创造比传统港口业更大的收益。”黄仁伟说。伦敦港虽然集装箱年吞吐量世界排名前100位之外,但却是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是全球无可争议的航运定价中心和管理中心。

      郑庆平表示,中国重化工业过程接近尾声,产业结构升级将进一步导致港口集装箱生成系数下降,集装箱吞吐量长期受影响最大。中国港口业供需紧张局面可能会在“十一五”期末彻底转变,港口业整体产能过剩的局面或将提前出现,价格竞争的压力将逐渐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