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2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钱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钱沿
    市场回暖,理财产品忙“牵手”股票
    “准基金”产品现身
    券商集合理财出新
    民生银行
    推出“余额转按揭”优惠
    打新股产品或借IPO重启再度亮相
    渣打中国
    首推“活利贷”房贷新品
    平安信用卡再推
    “实惠看电影”活动
    黄金初显牛市格局 短线谨慎看多
    部分QDII净值重回1元 赎回正当其时?
    关心个人征信 勿让“不良”成信贷绊脚石
    中银货币市场增值理财计划面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回暖,理财产品忙“牵手”股票
    2009年02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金苹苹
      A股市场久违的持续上涨,使得牛年股市迎来“开门红”,尽管17日两市尾盘跳水,但是股指依然站在2300点之上。市场普遍预计,虽然短期内大盘面临调整风险,但是2009年股市有望扭转颓势,呈现出震荡走高的结构性机会。

      股市的回暖,敏感的理财市场也有了回应——此前一度遇冷的银行证券投资类产品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重出江湖、销售火爆,再度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不过理财专家指出,在重视市场机会的同时,投资者也需要注意和化解相关投资风险。

      ⊙本报记者 金苹苹

      理财产品忙于“涉股”

      如果说2008年的理财市场在纷纷规避“证券投资”这一主题,近期的市场热点,却应了“风水轮流转”一说,众多机构又开始瞄上了股票投资这一渐受青睐的主题。

      据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统计,信托产品方面,仅仅在上周就有4款新的证券投资类产品面市,分别由华润深国投、山东信托及中融信托发行,其中结构性产品与开放式产品各2款。

      而在券商集合理财市场,市场持续反弹带来的赚钱效应也让资金加快了入市步伐。据了解,最近新发售的银河金星一号产品和华泰证券紫金鼎锦上添花产品都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情追捧,踊跃的认购使得产品可能提前完成募集。不仅如此,除了新发产品外,一些处于开放期的偏股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认购情况也不错,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

      在银行理财市场,相关机构也看到了相关机会。1月中旬,交通银行发行了“得利宝天蓝5号”等理财产品,就是投资证券市场的产品。而记者从其他银行了解到,鉴于A股市场机会凸显,银行此前热衷发行的类基金产品(FOF)近期也有重新发行的趋势。有些银行已经用定向募集的方式向部分老客户推荐相关产品,而部分银行则开始考虑设计相关产品重新入市。

      据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介绍,除了直接投资证券市场上的交易品种之外,在理财产品中嵌入预先投资设计——未来视情况投资于新股配售与申购也成为一种趋势。银行在产品中增加投资条款,目的就是捕捉产品存续期内新股开闸的机会。

      风险与机会并存

      虽然有了投资机会,但证券市场的投资品种,向来被认为是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由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再加上此前经历了市场暴跌的风险,因此目前推出的部分理财产品都加强了风险控制。

      李要深分析指出,交行的“得利宝天蓝5号”产品,其风险控制主要采用了优化的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CPPI)进行技术保本。“这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以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的潜在收益与前期已实现收益作为后期投资的风险损失限额,乘上一个放大倍数后,作为权益类资产投资上限,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本金安全。”

      而另外的一些理财产品,则在结构设计上有了风险控制措施。比如交行发行的另一款产品“得利宝宝蓝7号”参考了部分信托和券商理财产品的设计,采用了优先/一般收益分级,分级比例为2:1,也就是说优先受益人(投资者)理论上保证67%的本金安全。

      稳健操作仍是上策

      面对市场上蜂拥而上的证券类理财产品,部分理财专家表示,投资者切不可被市场的上涨冲昏了头脑,应该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从保护客户的角度看,如果要选择产品,我更倾向推荐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和部分业绩稳健的老基金。”某大型商业银行资深理财分析师表示。该人士透露,对于银行而言,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这种资产管理型品种,其实是银行最能赚钱的业务。“这些业务除了1%-1.5%的管理费用外,还有业绩提成等收入,对于银行来说是旱涝保收的。”但是对于投资者而言,却面临着一旦市场下滑就可能出现的亏损风险。“而且目前银行发行的此类产品,其存续期一般较短,大都在1-2年,一旦入市节奏把握不好,很可能出现亏损。”

      但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却由于其更重视绝对收益的特色,导致资产管理人更加重视风险的规避和控制。因此,虽然在市场上涨的时候,此类产品会体现出“抗涨”特色,但其抗跌性能却也比其他产品强。加上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较长,更能配合经济周期进行操作,因此最终投资获得胜算的可能性也较大。

      当然,还有一种较为稳健的操作方式就是投资此前业绩较为稳定的老基金。“投资者可以通过过往业绩来判断基金管理人的投资风格,并以此来规避投资风险。”该人士指出,2009年是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年度,根据市场变化采取灵活的操作策略很重要,但控制风险却是投资者投资前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