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1月,财政收入的降幅比预期要大得多。全国财政收入6131.61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1265.03亿元,下降17.1%。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964.82亿元,下降28.4%;地方本级收入3166.79亿元,下降2.7%。
在笔者看来,除了春节、元旦“两节”因素对财政收入增长有所影响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不能忽略:
一是经济放缓因素。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全国规模以上电厂1月发电量为2476.3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30%;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滑12.88%,其中广东、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的用电量同比大幅下滑。
发电量和用电量下滑,反映工业生产的工业增加值也在回落。去年12月增速5.7%;工业产销率回升,工业产销率98.7%,较11月提高了1.7个百分点;钢材、煤炭、有色金属和化工类产品等的价格纷纷反弹。工业增加值出现了反弹,与扩张的财政政策密不可分,4 季度财政预算支出多增1000 亿元,这些投入明显地发挥了作用,撬动了工业增加值和GDP 的回升。但是,即便工业增加值反弹,也仅有5.7%的增幅,而在历史上非春节月的最困难时期是1999 年10 月,也仅跌到7%,可见当前经济仍处于历史低位。有预计认为2009年1月工业增加值将回落到2%至3%的水平。
二是消费因素。1月全国千家重点零售企业食品、烟酒、金银珠宝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9%、47.2%和29.2%。同时,服务消费持续升温。春节黄金周期间,文化、 旅游、教育、电信等服务消费收入同比实现明显增长。此外,国内车市受国家减税政策影响也出现回暖迹象,1月国内汽车销量达73.55万辆,乘用车销量环比亦增长4.4%,连续两个月呈回升势头。虽然1月零售同比增速比较高,但以此来认定国内消费出现回暖还为时过早。此前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其跟随研究的100家主要大型零售企业今年农历新年的销售额同比上升6.6%,较2008年同期大降17.8个百分点。这种农历新年同期的比较,就显示了消费的疲软。
三是外贸出口增速的回落。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4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9%。其中出口904.5亿美元,下降17.5%;进口513.4亿美元,下降43.1%。1月份当月实现贸易顺差391亿美元,增长102%。进出口数据的下降,尤其是进口的大幅下降,显示国内经济下滑仍在持续。
当然,由于受到税收减免政策的影响(包括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减免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转型改革减税,以及对小排量汽车减按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等),税收减少较多,从而也影响了1月的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减少产生后果不容小觑。如果财政收入的增速低于财政部在年初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全年财政收入预计增长8%的目标的话,将对完成今年财政收入计划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对经济刺激计划的政府资金的配套能力形成重大牵制。
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政策要有一个新的调整。当前,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漫漫无期,使得各国在应对危机上统一步调地使出降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但最近的西方七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所释放出的信息显示,这样的政策依然很难扭转当前持续低迷的经济态势,所以各国正在积极地寻求实施更为宽松的非常规财政政策。可以预见,如果按目前财税收入急剧减少的势头,以万亿积极财政刺激经济的急迫性,财政赤字可能会远远超乎人们的预期。而万亿积极财政资金,没准都靠国债筹集也不一定。
所以,现在应当多从民间资本上做文章,这样我们不仅能够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而且能够使民间资本获得比较好的收益,还能够促进居民消费,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