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公司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9 2 1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一场“倒春寒”并不能终结本轮中级反弹
    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调整?
    缺口处有企稳需求
    买卖时机的选择——拒绝煽动效应
    四个角度挖掘季报惊喜股
    今日视频·在线
    短线有望反弹但空间有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调整?
    2009年02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民族证券 刘佳章
      ⊙民族证券 刘佳章

      

      连续两日,市场大幅下挫,沪指跌破2200点整数关口更是只在弹指一挥间。而市场分歧也随着行情的陡转之下迅速扩大,“见顶”之说屡屡见诸报端。而我们认为,探讨一下这两天市场的下跌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调整,似乎更有意义。

      相信投资者就目前的调整行情都有着一些一致性的看法:比如说,个股累计涨幅偏大,毕竟有190家个股累计涨幅已超越了100%,获利回吐压力日益增强等;另一方面,虽然宏观层面大环境仍然偏暖,确实一些不同的声音也在传出来了,比如传言中的管理层调查“信贷资金直接流入股市”、IPO有可能重新开闸、询价制度即将进行改革以及创业板规则有望于“两会”后出台等等敏感消息。我们把它视作管理层有意吹风也罢,还是把它处理成管理层有意调控股市也好,其对投资者的预期及市场走势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笔者更认为,宏观层面的这些微妙变化,只能是加大了投资者主动调整的预期,但此次调整的发生,更多的还是由此轮反弹资金驱动型特质发生变化所致。

      这种变化体现在,1、宏观层面资金流动性受到一定冲击,不确定性增强。比如说2月信贷增速变化、M1增速变化、管理层调查信贷流向,特别是A股方面一旦IPO开闸对场内现金流的抽紧情况等等。换言之,宏观层面资金流动有所减弱加大了市场调整的预期。2、市场方面,随着股指的不断攀升,资金驱动的边际效应必然有所减弱,基本面的主导因素开始上升,但恰恰是大盘蓝筹股并未如预期中将市场热点平稳切换,反倒是追随市场下跌,因此这直接加大了对市场的抛压。3、另一方面就是前面谈到的个股累计涨幅经过几个月的反弹已经偏大,由于本身涨幅较高的行业就具备高BETA值、高风险、强周期特性,因此一旦展开,市场的下调幅度必然与惯例相比有所加大。

      故此,上述三方面因素都加大了市场主动调整的预期和力度,同时也明确了此次调整可能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超出市场的预期。

      因此我们说如何避免市场由主动调整转为被动的调整,投资者仍需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大盘股蓝筹股能否在调整过程中迅速企稳,不再下探;另一方面就是前期的热门品种会不会领跌。而我们关注的重点也在后者上,毕竟资金驱动下的反弹,个股的涨幅基本上不受基本面的控制,更多地取决于资金介入的程度多少——如果个股承接活跃程度高,介入资金主动出货,那么市场一旦形成这种共识,就会迅速演化成被动调整,说“反弹见顶”并不为过;而如果市场投资者早已保持谨慎,中小投资者果断增持,成交量方面表现迅速萎缩,深度介入的资金不能顺利出货而选择保持强势,那么随着获利盘的逐渐平息,市场依然有望迅速恢复前期的强势。

      故此,传统通过“价、量、时、空”来预测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依然在此次反弹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