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周到
2008年底、2009年初,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2009年度投资策略值得回味。一些机构向下看上证指数至1300、1200,个别投资者向下看上证指数至800;而机构向上看上证指数至2500的,已为数不多。看到3000的,属于浑身是胆。并且,主流的投资策略都认为机会出现在2009下半年,上半年不过是探底、调整的行情。与2007年底、2008年初机构没有本事预测上证指数会从6100多跌到1600多一样,与2006年底、2007年初机构没有神算到上证指数会翻番有余一样,与其他年份的卜卦一样,对于2009年行情的预测,是否依旧会成为反向指标呢?
行情确实诡谲。有报道称:2009年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涨3.29%,创1994年以来新年首日涨幅新高;2009年1月,上证指数上涨9.33%,不仅是2003年1月以来新年首月最大涨幅,而且位居全球十大股市之首。2009年2月初以来,上证指数涨多跌少。2月16日, A股成交34664万手,刷新历史最高纪录。2月17、18日,上证指数分别下跌2.93%、4.72%,出现大幅调整。于是,持股的投资者感到忐忑不安。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值得关注。
首先,要对上证指数是否会再创新低有个基本判断。笔者认为,上证指数1664.93将成为历史,永远不会触及。上证指数最低收于2008年11月5日的1706.70。据指定报刊的统计数据,当天A股加权平均市盈率为13.07倍。这样低的加权平均市盈率,在A股史上几乎前所未有。由于刺激经济的方案会逐步奏效,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保持稳定,不会有大的悬念。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应对措施尚未提出,A股市场于是形成13.07倍的市盈率。现在,外部环境已有很大变化,因而上证指数绝不可能回到1664.93附近甚至比这更低。
其次,要冷静应对上升行情中出现的暴跌。最典型的是2007上半年牛市行情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当时,“2·27暴跌”、“4·19暴跌”、“5·30暴跌”等曾成为阶段性的股市名词。但每次暴跌过后,上证指数又再创历史新高。本轮行情中,上证指数自1664.93起步,最高上摸2402.81,最大涨幅达44.32%。这恐怕不是一般的反弹行情可以解释的。笔者认为,上证指数继续向上的趋势,绝不可能因为2月17、18日的暴跌而改变。由于上证指数向下不可能会到1664.93附近,那么,整固向上几乎成为唯一的可能。这样,从局部表现看,2009年上半年再现2007年上半年行情的一些特征,也是有可能。
当然,投资者心理恐惧的形成,更主要与上证指数从6100多跌到1600多有关。毕竟,上证指数离开1664.93,距今不满4个月。而2007上半年牛市行情,是在2006年犹犹豫豫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2月17、18日的暴跌也可能勾起投资者痛苦的回忆。这样,调整的时间就会长一些。这样,股市就会体现慢牛行情的某些特征。
2008年第四季度,媒体上频繁出现“股市寒冬”、“股市严冬”等字眼。通过百度、Google的搜索,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相关网页。笔者参加一些内部会议,发言者也大多人云亦云,频现“股市寒冬”或“股市严冬”刚来临等提法。回头看,如果在“股市寒冬”、“股市严冬”中的任何一天买入股票,一般说来,现在应该是赚钱的。因此,当多数人的处于悲观状态时,产生一轮大的行情的概率也就增加。
置身于一轮大行情中,往往是后知后觉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时,人们并不认为熊市即将结束。2006下半年的某一时段,人们对上证指数能否突破2245.43产生争论。同样,舆论可以对2009年2月17、18日的暴跌,出现不同的看法。不过,将来回头看,对这次暴跌过于关注,实在没有什么必要。上证指数从6100多跌到1600多,实际上就是对大行情的孕育。在上证指数跌至998.23的那轮熊市中,在涨至6124.04的那轮牛市中,我国经济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股市的涨跌永远是诡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