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2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金融·证券
    沪银监局要求外资银行保持信贷投放力度
    银监会中层人事调整
    廖岷出任办公厅主任
    3月期央票连发三周 央行引导信贷均匀投放
    陕西将筹建长安银行
    新疆公路建设获
    280亿元银团贷款支持
    保监会严打保险中介虚开发票
    险企“圈地运动”思维渐消退
    沈阳首家小额贷款公司
    挂牌营业
    泰康人寿为美国车祸遇难者
    理赔20万元
    互保金贷款模式助深圳民企解困
    人保财险护航大冬会
    建行纽约分行获颁营业执照
    新加坡华侨银行08年净利下滑16%
    中银保险换帅
    工行第一笔并购贷款
    正式开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3月期央票连发三周 央行引导信贷均匀投放
    2009年02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据新华社电

      

      19日,央行发行了350亿元3月期央票。这已经是央行连续三周发行3月期央票,而在去年11月初,央行曾公告宣布3月期央票隔周发行。分析人士指出,3月期央票连续三周发行,表明央行在有意通过加大公开市场力度,引导部分信贷延至2季度发放,从而使信贷均匀投放。

      1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前所未有的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141亿元。不过,其中票据融资达到近四成,且相当比例的贷款投向了低风险的政府投资项目。在贷款高增的同时,反映实体经济活跃程度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幅则降至历史低位。

      “1月份数据显示银行体系流动性异常充沛,但这种过剩流动性并没有注入到实体经济中去。因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降息等手段释放流动性的操作也趋于保守。”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

      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先后停发3年和1年期央票,并宣布3月期央票隔周发行,以防范流动性风险。央行副行长易纲去年11月14日指出,我国流动性已经由金融危机前的过剩转为宽裕。

      专家认为,由于近2个月进口降幅深于出口降幅,使贸易顺差增量处于高位,而近期资本流出问题并不是非常突出,因此流动性向更加宽裕发展。此外,今年1季度央票到期量异常庞大,而春节前央行按照惯例降低公开市场回收力度,这都造成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异常充沛。

      春节之后,央行就开始加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节后2周通过公开市场从银行体系分别净回笼资金1040亿元和560亿元。节后3周实现了3月期央票的连续发行,3期共发行央票1000亿元,参考收益率则维持在0.9650%不变。

      中金公司16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央行加大回笼力度主要是为了引导银行信贷投放的季度分布更加均匀,尤其是抑制票据融资规模的过快增长。

      由于“两会”之前都是国家投资项目的重点落实期,因此预计2月份会继续出现商业银行竞相发放国家项目配套贷款的现象。如果没有调控,那么今年二季度后贷款增长很难满足实体经济需要。

      至于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是否会延续,专家认为还要看今后流动性的发展。刘煜辉指出:“如果今后进出口变化导致贸易顺差改变高增状况,或者资本流出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