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2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钢材期货投资门槛不高 单张合约面值不超过4万元
    有望为期货行业带来一倍以上新增资金
    钢材期货海外上市情况
    钢材贸易企业:终于可以做套保了
    中国之行成为希拉里
    亚洲经济外交“压轴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之行成为希拉里亚洲经济外交“压轴戏”
    2009年02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周良
      以“倾听者”自居的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今天将抵达她此次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中国。

      尽管希拉里本次出访被一些人认为略显性急和冒失,但此行的重大战略意义却不可否认。这是新任国务卿的首次出访,并且打破常规地选择了亚洲,而不是以往的欧洲。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奥巴马政府正忙于应付空前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希拉里此次亚洲之行将侧重“经济外交”,即安抚亚洲各大“债主”,这一点其本人也直言不讳。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此行的“压轴戏”,对中国的首次正式出访将是前美国“第一夫人”的重中之重。

      ⊙本报记者 朱周良

      经济即是外交

      从过去几天希拉里在日本、印尼和韩国等国的访问进程看,美国新任国务卿依然相当看重传统的外交和安全事务,如朝鲜核问题、维护美国同日韩的同盟关系以及加强与伊斯兰国家的联系等等。

      不过,希拉里上周末出行前就表示,她此行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进一步学习美国该如何通过发展合作关系来应对重大的经济、安全和环境问题,她将此次访问称作一次“倾听之旅”。希拉里临行前对记者说,在此次亚洲四国之行中,她将寻求这些国家与美国协调一致、采取强有力措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希拉里如此看重经济问题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说眼下美国有什么“国家安全”问题的话,经济危机无疑是其中之一。美国情报机构本周的报告就指出,全球经济危机已成为近期美国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经济危机持续越久,对美国战略利益的危害就会越大。

      曾在克林顿时期供职于美国国务院的外交问题专家舍尔曼表示,希拉里此行可能以美国当今面临的头号安全问题——全球经济安全问题为由头展开工作。如果不这样,希拉里就很难推进外交和安全领域的其他讨论。

      在过去两天的访问中,希拉里无不突出了经济议题的重要性。在首站对日本的访问中,希拉里与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共同宣布,在确认今后将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的同时,双方还一致确认将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双方还约定本月24日在华盛顿举行首脑峰会探讨协调应对经济危机。

      而在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印尼,希拉里在传达美方欲进一步改善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同时,也强调了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性。

      安抚“大债主”亚洲

      希拉里的首访破例选择了亚洲,对此专家认为,这样的转变凸显了美国在新的全球经济力量格局下对亚洲的更加重视。希拉里出发前表示,她将与亚洲国家讨论其“刺激本国经济”的措施,并寻求扩大合作。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教授认为,希拉里作为国务卿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亚洲,是因为美国政府意识到,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全球权力和财富的重心近两年正在不断向亚洲转移,亚洲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美国人要来参与和影响(亚洲崛起)这样的进程,并希望从中获得好处。”

      分析人士指出,亚洲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但又在本轮全球经济危机中受到巨大冲击,希拉里此行有必要给那些担心美国危机处理能力的亚洲国家给予安慰。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普拉萨德表示,希拉里的亚洲之行面临着挑战,因为亚洲普遍认为这轮危机是美国引发的,而很多国家领导人也表达了对美国金融和经济政策的不满。

      美国企业家研究所的专家奥斯林表示,希拉里此行要扮演类似“白宫经济发言人”的角色,向亚洲介绍美国的经济政策,尽量说服亚洲各国,这些政策不仅仅旨在拯救美国,也将帮助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比如在印尼,希拉里就与当局探讨了美方向印尼提供货币互换安排和应急资金援助的可能性。

      美国财政部网站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以中国大陆和日本为首的亚洲机构投资人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人。其中,中国大陆持有的美债去年年底达到6962亿美元,高居首位;其次为日本,持有5783亿美元。在排名前20位的美国国债海外持有人中,来自亚洲的占了近半数,除了中国大陆和日本外,还有泰国、新加坡、韩国和印度,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也在之列。

      中国之行是重中之重

      按照日程,希拉里此行从16日访问日本开始,此后分别到访印尼和韩国,中国是最后一站,被安排在20日至22日。尽管如此,业界并不认为希拉里是“忽视”中国,恰恰相反,将访华作为亚洲行的“压轴”,充分体现了美方对中国的高度重视。“美国要参与亚洲的崛起,必须要搞好跟中国的关系。”王勇说。

      事实上,早在去年竞选总统期间,希拉里就明确提出,“美中关系将是21世纪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希拉里出任国务卿后又在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美国需要同中国进行全面对话。”

      希拉里对中国并不陌生,她曾于1995年率团到北京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还于1998年作为美国第一夫人,随同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前往中国。

      在出行前的记者会上,希拉里特别提到,中国“充满活力的刺激计划”正是奥巴马政府希望亚洲国家采取的行动。她表示,美中两国有非常广泛的事务要处理,她的首次访华是为了来“寻找前进的道路”。希拉里说,美中两国有机会在清洁能源方面展开合作,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外交部此前介绍说,中方希望通过希拉里的此次访问,让双方能就中美关系、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以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推动中美关系在新时期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