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难题。不仅发达经济体头痛,新兴经济体也深受其困;不仅事关经济大局,也影响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稳定。从中国的情况看,问题也不例外。中国目前的就业压力,有两个特点,一是有上千万农民工失业,二是有上百万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那么,从哪里下手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就业矛盾呢?关键是要找到问题的症结。
在分析病因之前,先来看一些奇特现象。与美国有大批“房奴”、民众过度消费、政府负债累累、社会需求大幅萎缩不同,中国的储蓄率畸高、消费率偏低,老百姓有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而国家财政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充足,企业供给能力又很强大。也就是说,既有需求,又有供给,又有国家财力支持,本来应该是一对很好的供求关系,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就业麻烦呢?问题就出在经济结构的长期失衡与资源要素的长期错配上。
说到结构失衡和市场资源与生产要素的错配,还得从目前的失业人口状况谈起。与其他经济体不同,中国现在的失业矛盾,突出表现为本来可以优势互补的两大人群,即农民工和大学生。从数量结构上看,按照有关人士估算,现在失业农民工有2000多万,有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去年有100多万,如果按去年70%的大学生就业率计算,今年还将有100多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也就是说,高端和低端劳动力失业出现了1比10的结构。
对中国这样一个还有广大内陆地区和农村市场需要全面开发的经济体来说,高端与低端劳动力呈1比10的结构,正是可以发挥组合优势,发挥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效果的有利时机,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难以解释的人力资源要素过剩的问题呢?这就和供求结构失衡,市场布局失衡,产业组织失衡,以及资金、技术、人力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失衡等一系列结构性问题有关。
近30年来,受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等外部因素,以及积累发展所需要资金与技术等内部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主要采取的是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由点到线、重点突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为中国经济注入巨大活力、为国家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结构失衡问题。而中国的结构失衡又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下被强化了。
表现在供求关系上,中国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主要面向海外需求。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很快,但内部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与满足。落实在消费市场上,主要也是面向海外及先富起来的沿海城市。一方面,城乡消费差距悬殊;另一方面价格信号扭曲,甚至出现中国商品在国外比国内更便宜的怪事。而供求的扭曲、市场的畸形也导致了生产组织的畸形,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过度聚集、严重超配。
这样一种高度依赖外需以及少数沿海城市的消费结构、市场结构和生产结构,一旦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陷入困境,使整个经济的运行基础,特别是就业结构,遭到很大冲击。这次突发性民工失业潮,就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发达经济体需求锐减有直接关系。
而大学生就业困难,也和长期以来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类生产要素向沿海发达城市过度超配有关。一方面是城市资源配置过度,竞争日益激烈,生活成本很高,但大学生还要往大城市挤;另一方面,广大内陆农村地区本来发展就不够,还要向外输出包括人才在内的有限资源。而且这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思维定势。这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狭窄、陷入困境的问题所在。
理出这个头绪后,接下来要问的是,问题怎么解决。简而言之,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利用现有手段缓解就业压力,将解决问题的时间线拉长。还有一种是在缓解燃眉之急的同时,采取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利用财政与金融杠杆,将各种生产要素与新的商业业态向广大内陆地区移植、配置,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开发力度,布局新的生产格局、消费格局。
这样既可以让农民工不必背井离乡就有活干,而且也可以让接触新知识、新技能的大学生,在网络与信息化时代都有用武之地。同时发挥高端与低端劳动力的互补作用,将宝贵的人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效地配置在一起。唯有如此,才能化解经济失衡的痼疾,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