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书评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2 2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书评
    雷曼最后的震撼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
    《毛泽东的美国观》
    别人慢下来是中国的机会
    财富“第二次革命”
    《淘宝创业英雄》
    《帝国沧桑》
    还记得出发时的目的吗
    《策略博弈》(第二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财富“第二次革命”
    2009年02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杰 夫
      《财富的觉醒》

      滕 泰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杰 夫

      

      在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托夫勒提出“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而且将成为未来财富创造体系的主体”之后,世人已然改变了渊源自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把“财富”跟“经济”等同起来的观念。实际上,滕泰的“财富观”正是对托夫勒式的再度诠释:财富是指一切具有储藏、比较或交换功能的效用和使用价值。财富的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地隐藏于财富对象本身,而是随着人们的认知而不断变化。

      受托夫勒“三次浪潮”(产业革命)的启发,滕泰在《财富的觉醒》中,也相应地划分出人类的三次“财富革命”。第一次是以地球表层生态环境为基础,利用物种繁殖规律获取财富,因此也叫“生态财富革命”;第二次是随着矿石、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以及风能、水流势能等自然运动形式的转换效用,人类的财富来源终于跳出了地球表层生态环境,超越了对动植物繁殖规律的利用——这种财富来源的拓宽和财富总量的飞跃也叫“硬财富革命”;第三次是以计算机产业和网络虚拟产品,以及金融产品、知识产品、服务等为财富形态,其来源都超越了客观世界,摆脱了对地球资源的依赖,这种以人的思维为基础的财富形态因而也被称为“软财富”。

      “软财富”是滕泰生造的概念,也是《财富的觉醒》要讨论的核心。所谓软财富的最大特征是摆脱了有形物质资源的限制,其价值更多地表现为无形产品,如品牌、专利、知识产权、票证、信用货币、金融衍生品,信息情报等。软财富的价值早已超过了生态财富和硬财富的价值。仅就此而言,滕泰还是没有跳出托夫勒《财富的革命》所既定的框架,托夫勒早就预言无形资产或知识经济将是未来财富的主流。但是,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当滕泰明确地指出现代社会中维系人们衣食住行的财富形态早已不敌虚拟的软财富形态,甚至其重要性——在某些关键时期——也远远不及虚拟的软财富时,他却抛出一个疑问:为什么美国在实体经济严重衰退的情况下要把9000亿美元全部砸向金融领域?而中国在股市跌幅超过70%的情况下却要向实体经济增加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

      滕泰的反诘不无道理,却有所指。他认为,中美两国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所作不同的决策恰恰反映了两国财富观的差异。中国的经济现状既有短期增长下滑的挑战,也有外部冲击和国家财富流失的隐患,更有长期财富创造能力的衰退和“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滕泰深知问题的情势严重和迫在眉睫,但却认为,如果要迎接挑战,只有回归财富的本质,寻找财富增长的深层次动力,而不是简单地按着凯恩斯主义的反周期政策循环往复……

      抛开“软财富”是否一语中的,能否行之有效不谈,滕泰在“财富观革新”上的呐喊、疾呼无疑是恰当的。例如,书中提到,2008年过去后,“中等收入陷阱”将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为什么会如此?滕泰的分析是因为有四个瓶颈问题尚待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造成内需增长过缓、城市化进程中形成新的二元结构、资本项目开放造成金融风险和国家财富损失、从一般制造业向高端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升级过程中出现不可跨越的障碍。

      尽管问题横亘在前,看起来难以逾越,但滕泰还是从“软财富”层面探讨了几个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方案。他认为,关键是如何回避硬财富制造的资源约束,通过技术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就是说,争取以互联网经济、金融虚拟经济、知识信息经济为主的软财富经济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新的发展空间,这将是中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据此,滕泰建议,当务之急是制定国家层面的软财富发展战略。

      不难发现,滕泰的“财富的觉醒”很大程度上是传统财富观的觉醒,是国家科学产业战略思维的觉醒。它给予人们启发和反思的是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致富、享富和持富。在这个意义上,《财富的觉醒》脱胎于《财富的革命》,但有了对中国问题的切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