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的行情,多是中小盘股票拉动起来的。中小盘股票的冲动与升腾,多与上年秋天时的群体恐惧性抛盘有关,笔者称之为“价值压缩”。因此,1664点到2400点的行情,可以总结为价值回归行情。价值回归的外因是政策性的反危机行情,即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行情的死灰复燃。既然是货币宽松引发的行情,也为因为货币的调节而出现变化。虽然1月份CPI出现1%的新低,引发对货币利率再度下降的想象。但由于对金融危机未来发展的心中没数,商业银行在放松银根的同时,强化了监控,特别是对信贷资金可能渗漏到股市的忧虑加大。而一直致力于“价值”投资的机构,面对主要由市场游资启动的以中小盘超跌股票为主的行情,确实有些心里发虚。春节前后,冲进市场,捞了一把就走的心态占了上风。不断创造新高后,特别是二三线股票从底涨幅已经50%甚至300%后,脚底抹油开溜就成了机构投资者的集体心态。因为机构不大相信中小盘股票未来能够享受政策性的反危机优惠,十大振兴规划的主要得利者是核心的大盘蓝筹股票。因此,机构在中小盘股票出现巨幅上升后,发现了既然可能享受政策性利多,但基本上仍然在原地波动的大盘蓝筹股的机会:先集体撤离,寻找机会再换仓。
进入2009年春天,金融危机的第二次浪潮因为美国银行业的倒台而强化了人们金融危机远未离去的预期。但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没有倒下,恰是因为中国商业银行、信托机构、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近十年来进行了严格的整治,建立了稳定的风险控制机制。只要中国的金融机构不倒下,就能够为反危机的政策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2008年10月后中国信贷资金的持续放大,就是金融机构有钱且没有危机的证明。
因此,笔者认为,机构的撤离虽然对短期行情的冲击比较大,但改变不了中国金融体系健康,关系国计民生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将造就未来世界级产业群的现实。如果从长线看问题,这一判断将会是正确的,也是“价值”投资的主线。因为大金融政策与实业振兴规划共振下,中国有可能出现寡头垄断行业。从世界产业发展史看,对于具体企业的效益来讲,寡头垄断行业的利润率较高,这是“价值”投资者的梦想。
如果从近期的机构身份看问题,我们就会得出,机构的离场不过是为了寻找短期更好的入口。在3-4月份,是上市公司年报和季报集中出台的时间,2008年的年报业绩,很难出现超过预期的好成绩,因为金融海啸冲击,对上游资源性、垄断性、政策性行业的业绩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当前进入十大“振兴”规划的行业,多是被金融危机拖下水的行业,也是机构无法具体预测其业绩的行业,而量化地线性地进行业绩预测,又是多数机构“价值”投资的前提。因此,机构对于业绩增长的不确定性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撤离市场。因为“不确定性”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即使政策在振兴相关行业,但政策不能保证相关行业的具体的业绩。
这就是当前机构理性离场而回避风险的正常举措。这些投资行为在现代互联网交易的作用下,瞬间放大其群体同向性的力量,出现了反复无常的行情。这种反复行情何时结束?大约在年报和季报多数公布结束,机构认为“不确定性”较低,且多数股票已经回跌到“价值”线以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