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3 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钱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钱沿
    房贷理财“硝烟”浓
    招行升级“消费易”
    近忧通缩远虑通胀 理财对策如何定
    美国运通与驿洲旅行社
    推文化旅游在线预定
    花旗“财商”调查:多数京沪居民对未来乐观
    昆仑健康保险推“守护一生”
    交行
    “得利宝”人民币产品在售
    女性投保,钱要用在刀刃上
    “炒白银”诈骗第一案宣判 投机金银须拒灰色地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近忧通缩远虑通胀 理财对策如何定
    2009年03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苹苹
      编者按:步入3月份,回望此前公布的不断下降的CPI和PPI数据,让众多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越来越担心通缩的压力。此前,政府亦出台众多刺激政策、并放松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市场上也不乏其他的声音——认为在目前的阶段性通缩后,未来可能还将面临通胀的风险。

      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是将面临通缩还是通胀?普通投资者是否可以通过提前布局,以取得不俗的理财收益?本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推出连续报道,希望从多个市场给大家提供思路和参考建议。

      ⊙本报记者 金苹苹

      

      宏观经济:

      近忧通缩 远虑通胀

      “目前看来,通缩的风险应该远大于通胀的担忧。”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分析道,她表示此前CPI的迅速回落,缘于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下降。但现在需要担心的是,最大的风险或将来自核心价格的下跌,“很多行业现在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随着出口和内需的放缓,一些制造业产品的价格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出现持续下跌的情况。”因此,短期内的通缩问题是宏观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通缩会一直成为经济主流走势。汪涛指出,现在政府将“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也出台了针对所有重要领域的政策刺激措施。因而虽然通货紧缩风险在上升,但她预计,2009年平均的CPI通胀率仍将为正。

      不仅如此,还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当前物价的急剧下跌,主要是因为美元升值以及商品价格下降所致。但是随着金融危机中去杠杆化的结束,以及市场上由于美国政府救市而注入的大量美元流动性,美元在未来的贬值是个趋势。因此,届时商品的价格也就可能反弹,通胀压力也将重新回头。

      对此观点,国金证券宏观策略投资部主管陈东表示认同。他分析指出,中国今年虽然面临较大的通缩压力,经济也仍面临困难,但由于上游商品价格的波动可能会比较大,制成品的价格也会出现波动。因此,他认为CPI在今年的总体表现可能是微弱翻正,且不排除明年可能出现通胀问题。

      

      房地产:

      资金链问题暂缓 纯投资需谨慎

      “我们已经熬过了最难的时刻。”一些开发商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随着银行信贷额度的放松,以及政府此前推出的推动房地产行业投资的政策,之前很多开发商面临的资金链紧张问题,眼下暂时得到缓解。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银行部主管王军的认同。这位业内从事房地产投融资业务的资深律师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的宏观调控让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缩紧。从2007-2008年,政府其实一直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进行了较严的控制。但是,目前这种情况已经有了改变,“虽然大批量大规模的放贷没有出现,但银行对于房企的信贷额度出现了松动。此外,由于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开发商而言也增加了融资渠道。”

      不过王军进一步指出,银行对于房企的房贷,也不是一概而论的。“只有那些知名的、有实力的开发商,银行才愿意通过信贷去支持。”加上并购贷款闸门的开启,因此王军预计未来房地产业的项目资源收购和并购案例也将增多。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能熬过“严冬”,王军分析表示,大型房地产商因为能够得到来自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因此资金可以缓解。但是“市场不是由一方主体单方面决定的。”如果成交量没有大幅上升,或者大众仍然持币待购,房地产市场出现好转尚需政策层面的进一步支持。

      而汪涛也认为,之前的一些政策虽将推动房地产投资在2009年下半年回暖,却不见得会带动房地产价格的回升。

      那么,现在是否是入市的大好良机?面对远期的通胀,当前投资不动产明智吗?

      “对于纯投资行为,我不赞成现在入市。”同策研发中心主任夏宇表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这波楼市的调整期可能还会比较长。因此,目前是否已经到了市场底部,谁都不能下判断。现在是否该买房?夏宇表示,对于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判断。

      对于那些具有自住需求的人而言,夏宇觉得,适时的入市是可以的。“关键是要找到性价比不错的个案。”夏宇分析,当市场处于调整之际,性价比较高的房源适合自住客购买。但是在购买过程中,买房人仍需注意,最好购买那些附加值较高的房子,“比如交通便利、规模较大、物业好的房源。”因此,购房人在考虑房价的同时,也最好能够综合其保值能力来进行比较。此外,购买普通商品房也比购买高端物业更合适,因为这种类型的房子在今后转手时在价格方面更有优势。

      但是对于纯粹的投资性购房,夏宇并不赞同在目前入市。“关键原因是经济形势还不明朗,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走势现在很难判断。”而投资的时候,更要注重的是投资收益比的问题。夏宇表示,现在做纯投资性的地产投资风险较大,需要谨慎对待。一方面,从租金回报率看并不高,目前的收益率在1%-2%;另一方面,未来1-2年内,物业升值的潜力也较以往小。“原来买的房子,房价一年涨20%-30%,疯狂的时候甚至翻番都有可能。”但现在的市场却不再可能出现2002-2007年那样的“黄金五年”了。

      

      股市:

      普通投资者宜被动投资

      虽然近期市场出现了调整,但是牛年股市的“开门红”,依然让众多投资者看到了牛年的“淘金希望”。

      综合众多券商的分析报告,可以发现很多观点都趋于一致——2009年,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作用下,市场很难发生根本性的逆转,但是却仍存在不少赚钱机会。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由于需求和投资的共同衰退,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放缓和回落现象。不过在政府的调控下,通过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比如2008年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有望降低经济回落的幅度。也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中,2009年投资赚钱的机会,相比2008年要多。2008年的市场调整属于泥沙俱下的下跌,2009年的赚钱机会却是结构性和阶段性的。

      因此,业内专家的建议是,对于大部分无法把握好市场节奏的投资者而言,选择专业机构代理投资或者选择被动型投资品种,收益或许比自己操作来得高。

      陈东表示,2009年市场存在的机会是结构性的,因此波段操作成为赚钱的主要方式。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要踩准市场节奏和准确把握时机比较难。因此很可能仍然赚不到钱。”所以陈东建议普通投资者,采取投资股票型基金的方式来分享市场复苏带来的收益。“毕竟是专业团队的操作,在信息和资金量等方面都有优势。”

      除此之外,选择一些被动型的投资品种,也不失为好的投资方法。“有的投资者没有太多时间去研究市场的情况,或者研究基金产品的运作情况。所以投资ETF做被动投资也不错。”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理财师马箖表示。

      马箖分析,国外的数据研究表示,ETF的表现一般都不会输于大盘,倒反而是主动型的基金产品则可能跑输大盘。因此,对于那些缺乏相关知识或者时间去了解市场的投资者,投ETF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