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数据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2009 3 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两会特别报道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昨日在京开幕
    今年政府工作的四大原则
    六问中国经济:“数字化”目标能否实现
    今日继续审议
    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六问中国经济:“数字化”目标能否实现
    2009年03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百姓关注,世界瞩目。

      在3月5日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较大篇幅对今年政府工作做出部署。经济增长率、物价涨幅、国际收支、银行信贷、新增投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折射经济走势最重要的六个方面。记者就此选择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六大数字,邀请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解读。

    ⊙综合新华社电

      8%

      第一问

      经济增长率能否实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这也是中国政府连续五年将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为这一数字。但今年这一目标,却格外不寻常。

      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世界各大权威机构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悲观,主要经济体将会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人们十分关心中国经济能否顺利达到这一目标。

      “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调整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相叠加,导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8%左右,是一个要通过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校长艾洪德说,“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必需的就业机会,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转。”

      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到了6.8%,中国经济面临严峻考验。不过,凭借中国经济坚实的发展基础、广阔的内需市场、稳健的金融体系、有力的宏观调控举措,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都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坚定的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相信:“中国经济有望在本轮经济衰退中率先复苏”。但他提醒说,当前一些经济指标有好转迹象,但这并不足以表明经济触底回暖。“今年六七月份将会是一个重要观测窗口”。

      4%

      第二问

      物价涨幅能否维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这一预期目标,比去年预期目标低了0.8个百分点,比去年实际涨幅低了1.9个百分点,但比前年预期目标高出1个百分点。

      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通缩压力成为热门话题。作为一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物价似乎将一路走低,但其背后远非如此简单。

      “这个物价预期目标是与经济增长率目标相匹配的。既考虑了当前CPI下行走势,也考虑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中长期看推动物价上涨的可能。”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庆育指出。

      “物价总体上有望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上半年继续下滑,第三季度走势趋稳,第四季度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杨子强代表说,“目前物价回落,为我国调整资源类价格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也是缓和物价下行的动力。”

      1.95万亿美元

      第三问

      外储增减能否牵动全球神经?

      中国目前拥有位居世界第一的1.9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其增减动向,举世关注。而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国际收入与支出情况的最终反映,也是观察外贸走势、外汇储备管理等国际收支领域动向的最佳观测目标。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出口大幅萎缩,外汇储备增速也出现了放缓迹象。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1月份当月仍实现贸易顺差391亿美元,增长102%。但这并不令人欣喜:进出口双双下跌,只是因为进口跌幅高于出口,才使得顺差保持增长。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表示,进口持续下降意味着未来出口仍有可能进一步萎缩。“但全球经济体都在实施积极的救市计划,预计下半年出口形势会有所好转。”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在扩大进出口、利用外资等方面,报告中提出了诸多扎实措施。

      “预计我国资金总的格局还是净流入,外汇储备可能还会继续增长。”杨子强代表说。

      5万亿

      第四问

      新增贷款能否带动投资增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活动的血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广义货币增长17%左右,新增贷款5万亿元。这将创出历年来新增贷款的新高。

      信贷的稳定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近10年来的经验数据看,每新增100元贷款,就可带动投资增加55元以上,增加GDP65元左右。特别是在当前,受财力限制,财政资金只能满足其中一部分投资需求,其余部分必须依靠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来解决。

      来自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新增贷款超过1.6万亿元,2月份信贷继续保持较高增速。随着新增贷款的逐步到位,为经济发展初步奠定了宽松的货币环境。

      2300亿

      第五问

      “引子”能否撬动4万亿大杠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拟新增1.18万亿元”。中央已于去年底和今年初分两批下达了2300亿元投资。

      有关专家指出,2300亿元只是4万亿元投资的“引子”,而4万亿元也只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去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7万亿元以上,今年将超过20万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曾表示,仅这4万亿元投资,“大体上可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民生工程到基础设施建设,从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到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中央扩大投资的决策得到各地积极响应,下达的投资正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黑龙江省在这两轮投资计划中累计获得70.44亿元。目前,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正在分批下达,首批投资计划已基本到达项目单位,多数项目完成了方案编制、场地平整、招标等工作,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拨付到位率均达到90%以上。

      “这笔资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可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唐修亭说,在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的带动下,全省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民间资本的积极性也被有效调动起来,今年1月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淡季不淡,同比增长38.2%。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常务副省长于来山同样感到:“中央投资的政策效应已开始显现。”

      目前,湖南共获得84.87亿元中央投资,已全部下放到市州。在此带动下,今年以来,湖南省工业生产形势良好,钢铁等原材料价格普遍回升,省内三大钢厂产销两旺;各大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产销两旺。预计,今年湖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7100亿元以上,规模相当于“十五”计划全省5年的投资目标,将有力拉动全省经济增长。

      900万人

      第六问

      就业矛盾能否迎刃而解?

      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使得我国企业用工需求明显下滑。当前,约2000万农民工失岗返乡,还有61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近100万往届未就业大学生正在寻找工作。

      面对严峻的就业局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

      “在当前经济遭遇困难的背景下,就业矛盾凸显。稳定原有就业规模和创造新的就业,对保持经济活力,保证中国经济社会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说。

      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的目标,比去年1000万的目标低100万,但与前年的目标持平。

      促进就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表示,要把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和扩大就业结合起来,最大化地促进就业。要创造有利于就业的社会经济环境,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政府要履行促进就业的一系列公共职能。

      今年中国经济14个核心数据

      ●8%:         GDP增长8%左右

      ●900万: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

      ●4.6%:        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

      ●4%: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涨幅4%左右

      ●9500亿:    全国财政赤字950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地方债券2000亿元

      ●5万亿:     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

      ●5000亿:    企业、居民税负减轻约5000亿元

      ●9080亿:    中央政府投资总额9080亿元

      ●420亿:     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促进就业

      ●3318亿:    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向医改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

      ●7161亿:    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

      ●1461亿:    中央财政科技投入1461亿元,增长25.6%

      ●2930亿:    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预计增加439亿元

      ●1300亿:    中央财政今年再安排1300亿元地震灾后重建资金(摘自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