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数据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2009 3 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汽车周刊
    汽车界“两会”议案提案聚焦《振兴规划》落实
    王凤英:
    政府采购优先选择自主品牌
    李书福:
    尽快出台甲醇车国家标准
    屠杰: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
    引入大飞机模式
    曾庆洪:用住房公积金来买第一辆车!
    王凤英:
    延长消费政策时间
    普及高品质小排量
    链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屠杰: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引入大飞机模式
    2009年03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议案、提案

      屠杰: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

      引入大飞机模式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屠杰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一份提案获得了广泛关注。

      他建议,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比照研制大飞机的成功模式,实施解决我国能源危机的重大战略,尽快组建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以集中财力智力攻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全拥有新能源汽车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大市场抢占先机。

      屠杰介绍说,传统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带来了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等许多问题。目前全球汽车总保有量达8亿辆,到21世纪中叶将达30亿辆,其中发展中国家汽车保有量将增长15倍以上。

      屠杰理想中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将集中各方优势,“可以市场化操作为原则,一汽、上汽、长安等大集团以一定的股权比例加入,让奇瑞、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参与,整合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力量和优质资产,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参与国际竞争。这样,也可避免国内各大企业之间的内耗。”

      背景

      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进口石油2.18亿吨,预计到2020年前后将超过日本,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汽车消耗石油将达到1.38亿吨和2.56亿吨,分别约占全国石油总消耗量的43%和67%。可见,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环保,也是解决我国能源危机的重大战略。

      屠杰介绍了组建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可行性。“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的现有基础与发达国家差距并不大。过去10年,国家”863“及其他科技计划,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国内不少汽车公司已先后推出了小批量的新能源汽车。如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比亚迪公司,历时5年研发成功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新能源电动车,国际上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通用和丰田。”

      观点

      已公布的汽车振兴规划明确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若能组建新能源大汽车公司,先期启动资金应该不成问题。

      而且,若能组建新能源大汽车公司,一直困扰新能源汽车界的标准之争,也就可能迎刃而解了。

      当然,成立新能源大汽车公司的难点在于组织架构,如何兼顾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的平衡。还有一大难点是,现在一汽、上汽、长安、福田等汽车公司在新能源车投入上都已成立了各自的新能源公司,设想一下,要谈拢这样一个利益共享的协议,几乎是难上加难的。唯一的解决途径只有国家意志和政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