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焦点
  • 6:金融·证券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大全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3 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5版:艺术财经·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5版:艺术财经·专题
    从女性主义背景
    看新一代女性艺术家
    《秀——当代女性油画家三人展》天津开展
    她们:艺术世界里的另一种声音
    中国女艺术家
    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区别
    从艺术力量讨论女性艺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女性主义背景看新一代女性艺术家
    2009年03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邱家和
      刘菲作品
      ——张奇开答记者问

      张奇开是一个艺术家,又撰写过系统阐述卡塞尔文献展50年历史的专著,也参与策划了由12位川美80后女艺术家组成的联展《更当代》,因此,记者请他就这些被称为“第三代”的中国女艺术家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关系发表意见。

      问:本报记者 邱家和

      答:旅德艺术家,

      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张奇开

      问:是否可以针对80年代的女艺术家,概括中国新一代女艺术家的主题与语言中的女性特点?

      答:我于2006和2007两年间在四川美术学院连续带过两届油画毕业班,在这两个毕业班中,女同学相对男同学来说在艺术上具有绝对的压倒优势。从作品来判断,男生表现得往往心不在焉、态度暧昧、各自为阵,而女生却保持了高度的热情、清晰的目标和一种不自觉的统一倾向。这个80后的女性艺术群落,在短短几年中就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她们在主题上紧紧扣住以消费为特征的时代精神,表现出既欢愉又忧虑、既参与又疏离、既赞赏又批评、既认同又质疑的多重态度;在绘画手段上她们基本上都借用了超现实主义语言方式,这也是大多数中国当代艺术家们惯用的手法。她们用这个手法表达了今天中国的魔幻现实。

      问:西方的女性主义艺术是什么?在西方艺术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的当代艺术的变化中起过什么作用?西方女性艺术家创作的主题与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女性主义艺术和女性艺术应该有本质差异。女性主义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女性艺术家很自觉地把自己的艺术活动方式与男性艺术家区别开来,通过艺术手段来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遭遇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并倡导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关系。而女性艺术却是由来已久的,上个世纪初,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南美都出现过非常杰出的女性艺术家。但她们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女性主义艺术家,因为她们的艺术针对性和男性艺术家没有根本区别。

      上个世纪60年代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女性主义艺术也随着这个浪潮被推到了历史的显赫之处。美国女性艺术家朱迪·芝加哥是极端女权主义代表,她对男性世界的反感甚至驱使她把父姓科恩改为她的出生地芝加哥。她动员了400位妇女参与她的一件装置作品《晚宴》,历时6年才完成。这个作品是一个巨大的三角形餐桌,之上刻有999名历史上的杰出女性,桌面上摆了39套陶瓷餐具,其图纹就是变形的女性器官。她试图通过一次虚设的晚会,来暗示女人与男人对立的集体力量、超乎于男人的豪华意志、比男人更肆意放纵的欲望及对历史进程的参与和影响。同时,控诉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性迫害也是本作品的主体指向。

      当下在西方红得发紫的美国女摄影家辛迪·舍曼也走过了几乎和芝加哥相同的艺术历程。早年舍曼的女性主义情结比芝加哥更为激烈。70年代末,她以一组“无题电影剧照系列”的摄影在美国造成震动性影响。她装扮成男人们喜爱的各种角色,拍成照片。作品中的她自己总是通过照相机镜头把女性定位在受害者立场,以此告诫形成男性霸权中心的大众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更为重要的是,她要揭露出整个人类文化传统故意把女性塑造成弱势群体的罪恶阴谋。另外,日本的小野洋子、南斯拉夫的阿布拉莫维奇都朝极端女性主义方向跨出了一大步。

      而西方女性艺术在西方艺术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主义的当代艺术并没有一种必然联系。这些艺术家的创作主题都是以她们自身的性别身份为依据,从来都把男性世界隐蔽起来,很少出现在她们的作品中。她们的创作手段和语言形式更多的是——图像、装置、行为。

      问:比较中国年轻女艺术家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样的差别?如何看待这个差别?

      答:中国年轻女艺术家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之间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前者的作品使她们被称为女性艺术家,而后者的作品使她们被称为女性主义艺术家。这个差别证明,中国女性艺术家还缺乏一种历史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