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焦点
  • 6:金融·证券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大全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3 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两会特别报道
    贾康:中国调控政策还有“加码”空间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有信心应对金融危机
    洞庭水殖董事长罗祖亮:国家应尽快出台
    渔业产业扶持政策
    金融危机袭来 我国经济转型更显紧迫
    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危机中不惜贷不畏贷 今年增幅要达18%-20%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贾康:中国调控政策还有“加码”空间
    2009年03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雁争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两会期间的工作比平时更加繁忙,为了不占用他更多时间,昨天,本报将在线访谈场地从室内演播室搬到了两会驻地——铁道大厦。图为贾康(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在日前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重申,2009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明确了8%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和总额达到9500亿的赤字规模。

      在“保八”的过程中,积极财政政策能发挥多大作用?具体措施包括哪些……为此,中国证券网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本报记者 李雁争

      “加码”与否取决于二季度数据

      主持人: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您如何判断目前的经济形势?

      贾康:我认为今年经济形势走向是前低后高。“前低”是指一季度的指标比较低,因为去年一季度正处于经济高位,当时的高位和今年一季度经济还没有完全止跌的情况形成了巨大反差,这样比较来看,今年一季度的指标会相当难看。

      我认为二季度是最关键的时期,在前期扩张性政策的作用下,二季度的指标可能会好转。如果二季度的指标向好,经济就有可能乘势而上,在下半年出现“后高”的局面;万一二季度指标不如人意,那就需要有关部门启动预案,要适当地给现行扩张性政策再做加码,加大政策力度。目标就是要争取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达到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8%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主持人:如果要给政策加码,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贾康:应该是组合政策,是各种工具的组合。加大投资应该是一个方面,即必要的时候可以在4万亿的基础上追加投资。其他的任何措施也都可以在预案里做通盘协调。总体而言,我们还有足够的可用空间和政策储备。

      主持人:政府投资对于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该怎么避免?

      贾康:会有这个问题,如果说民间资本有明确意愿进入这个领域,政府应该努力促成其投资行为,而不应该把它挤出去。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要把各种能力综合在一起,形成政策合力,实行反周期的扩张。

      当然,商业性金融机构首选贷款对象是政府已经明确做的项目,这无可厚非,因为这种项目比较有安全保障。那么,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我认为应该考虑完善投融资体系。

      

      发放消费券不宜全国推行

      主持人:目前,四川、杭州等地方财政已经开始给居民发放消费券,这种方式有没有可能在全国推行?

      贾康:地方财政的做法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有些消费券主要针对低收入阶层,有些地方发的是旅游券,这对消费的引导以及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这些做法都是权宜之计。有人说如果全国每人发1000元,整个经济肯定起来了,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化的看法。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要发1.3万亿以上的资金,而实际上中央财政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2009年的财政赤字规模已经很大了。

      另外一方面,全国发放消费券的办法,从已有的实践经验来看,它有一系列的弊病。比如说本来想刺激消费的阶层,他把消费券拿来消费了,但替换掉的是现金支出,也就是说现金存在银行里,消费券花掉了,这样一来,总体对消费的帮助不够大。另外,不分贫富,每个人一份,它带来的实际结果是不好的,因为这种做法表明政府政策实际上处于一种无能状态,政府的政策就是应该注重再分配,没有差别就谈不上是政策,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你发1000元,最低收入阶层也同样发1000元,这种做法导致的实际效应都应该打上大问号。

      从长期来看,我认为应该在已有的低保制度框架下提高力度。低保制度目前已覆盖了所有的城镇区域,并在向农村区域推广,现在只要把各地低保标准适地上提,低收入阶层就能得到实惠。这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些事情政府已经在做了。

      我认为,消费券可以因地制宜在各地区别不同情况来做各具特色的设计,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能拿到全国通用的格式。各地确实应该注意政策的有效性、合理性,但从长远制度建设来说,消费券不可能挑大梁,而是要由低保这种类型的制度挑大梁。

      

      家电下乡已享受税收优惠

      主持人:现在有一个比较热门的词汇就是“家电下乡”,对于这个措施,财政政策能做出什么推动?

      贾康:这是财政政策积极支持的。前几年“家电下乡”已经在几个省市有所试验,具有代表性的省有四川、山东,现在扩大了范围,它的基本意图就是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调动家电行业的各种产能。这个举措涉及的税收优惠,实际上类似于出口退税方面的优惠,就是农民在实际购得的价位上低一块儿,现在的操作一般是13%的退税,这个税退给了厂家,厂家的价格就可以相应降低一块儿。农民也因此得到了实惠,进而调动农民的消费潜力,去购买更多的家电。“家电下乡”在推动农民消费之外,又促使了家电行业多种产能的消化,提升整个市场的消费总量,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主持人:“家电下乡”发挥实效的前提是农民有收入。但是现在有很多农民工处于失业状态。而仅靠大项目拉动就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今年他们有工作了,但项目建完之后明年又没工作了,怎么办?

      贾康:那就要看整个调控过程,如果我们在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的过程中,使农民得到了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那么这个乘数效应会往下传导。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渡过目前这段严冬时期,如果这样操作一段时间,我们的经济得到了提升,走到了新状态,就业的机会就更多了。

      目前我们是在一个特殊时期,而这样的低迷状态不会长期持续,调控就是要让经济尽快走出这段时期,只要走出低迷状态就业机会就会随之而来,农民的收入也就有了更多提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