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4万亿资金从何而来?又将投向哪些领域?中央政府是否有新的经济刺激计划?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昨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进行了逐一解释。
来源:
多渠道筹措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4万亿投资中,中央政府将承担1.18万亿元。对于其余的近3万亿投资,张平在昨日的记者会上表示,这3万亿投资还需从其他渠道筹措。根据安排,对于公益性的项目,比如学校、医院、水利工程等,主要靠政府投资。对于半公益性的项目,在主要靠政府投资的同时,可以吸收一部分社会投资。而对于一些经营性的项目,可以吸收社会投资。
在资金筹措的渠道上,政府将积极引导从多个渠道筹措资金。首先支持地方政府积极筹措他们应该承担的资金,具体的办法就是中央财政代地方财政发行2000亿的地方债,也就是中央政府发债以后,打入到地方预算,作为地方的配套资金。
其次,政府将发放一部分政策性贷款。张平透露,作为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政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已经商量了一个具体的办法,发放一些期限比较长,利率比较低的政策性贷款,作为项目资本金。
第三,扩大地方企业债券的发行。张平表示,从去年4季度到目前,我国已经发行了45支企业债券,大体筹措了1300多亿的资金,目前向国家发改委提出申请,待发行债券的还有50多家,总共接近1000亿。
投向:
涵盖七大领域
对于4万亿投资的具体投向,张平表示基本涵盖了七大领域。具体而言,民生工程领域包括廉租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约4000亿元;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投资约15000亿元。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投资约1500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投资约2100亿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投资约3700亿元;灾害重建投资约10000亿元。
张平表示,这些项目的确定,都是按照“十一五”规划,以及其他中长期规划来选定的;需要中央承担的投资1.18万亿,在具体年度的安排中,要经过全国人大的审议批准;此外这些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一些方面可能还需要做一些调整。
加码:
视形势而定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政府于去年四季度起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针对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投资、稳定出口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张平表示,从目前这些措施的效果来看,经济有一些回暖的迹象,包括消费的扩大、投资的扩大,一部分产品价格的回升,一些统计数据开始出现抬头的趋势。不过他表示,目前尚难以判断经济的走势,因此,会不会采取新的措施,要根据变化的情况来审慎决策。“在去年4季度提出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就用了一个灵活审慎的方针,用了‘灵活审慎’这样一个词,既要灵活,又要审慎,因此会不会增加投资,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定。”张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