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悬了将近4个月的之后,“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直刺下来。由于债权银团参贷行未达成一致意见,陕西炼石高溢价借壳*ST申龙一事曲终人散。
*ST申龙今日披露,近日,经公司向债权银团参贷行征询,现已获悉债权银团参贷行未就重组方重组资格和重组条件达成一致意见。
根据*ST申龙与重组方陕西炼石矿业有限公司签订的资产重组协议第一条“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前提条件是引进的战略投资者重组资格和重组条件必须经银团参贷行一致同意”的相关规定,该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的后续工作自行终止。
实际上,债权银团参贷行此前即已发出悲观的信号。在公布资产重组预案三个月之时,*ST申龙仍未收到债权银团(由18家金融债权人组成)关于重组方重组资格和重组条件论证结果的书面意见,而银团成员对此次重组均有“一票否决”的权利。重组协议当时约定,如果借壳方案三个月内若未取得银团同意,作为陕西炼石实际控制人的张政有权单方面解除重组协议。
*ST申龙重组方案2008年11月26日亮相,本报随即提出疑问,3个月前公开拍卖时,陕西炼石37.5%的股权估值仅为5600万元。但3个月后,这笔股权注入上市公司时,竟然不可思议地变成了4.725亿元,估值在短短3个月内暴增7.4倍。
陕西炼石的主要产品是钼精粉。2008年11月28日,本报对照钼业第一股金钼股份,指出金钼股份市盈率仅8.3倍,市净率仅1.87倍。而陕西炼石实际控制人相当于以40.9倍市盈率、13.5倍市净率,将资产卖给上市公司。年2月27日,本报再度指出,估值高达12.6亿元的陕西炼石,将面对未来钼价波动的不利局面。根据重组预案,如果钼精粉在2009年平均价格无法达到2000元/吨度以上,将会影响陕西炼石的盈利预测值和资产评估值。而现实是,钼精粉价格从2008年末至今则一直在1700元/吨度左右徘徊。如果陕西炼石仍按此前的高估值注入*ST申龙,债权银团想必压力也会很大;于是,“辞旧迎新”成为更为明智的选择。
如今,回天乏术的陕西炼石也只能接受这一现实。*ST申龙称,公司已就上述事项告知张政。由于此次重组的告吹,2008年仍将亏损的*ST申龙面临着暂停上市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