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2009 3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如果还有下一轮,那将是真正“经济复苏行情”
    近期市场蓄势整理概率较大
    周一金融股覆手为雨
    行情全面启动或许要到三季度
    跌势中选“强势”
    今日视频·在线
    继续调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跌势中选“强势”
    2009年03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伟君
      ⊙潘伟君

      

      市场经常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反向行情,比如在上涨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明显的下跌行情。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这种明显的下跌行情其实也提供了一些较好的机会。

      比如一些强势股的大幅度下跌,这类个股有两类:一类是属于市场热点题材;另一类则是属于主力先知先觉的提前运作。如果判断准确,那么这两类个股都有可能带来短线的机会。对于第一类个股来说关键在于研判市场对于该题材是否已经冷却——如果是则放弃,反之则可以考虑。对于第二类个股来说关键在于研判量能是否萎缩——如果是则可以考虑,反之则放弃为好。

      现在我们关注另外一些个股,这些个股以强硬的态势对抗大盘的下跌。不过我们把在此期间逆势上涨的个股排除在外,这往往表明运作的主力对于大盘的形势出现了误判或者过于自信。由于逆势推升股价将导致大量增仓,而主力最怕的事情就是在推升股价的过程中大量增仓,这样主力就会想方设法减掉新增的大量仓位,导致股价至少短期内的下跌,所以我们排除这种个股。我们要关注的是以横盘来对抗大盘下跌的个股。

      这类个股的特点是成交量比较大,因为要抵抗大盘的下跌一定要有新增的接单,而只有主力才会有如此大的魄力大量接单。现在我们来分析主力增仓的性质。

      如果主力处于建仓期,那么在大盘连续下跌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强势接单,完全可以等股价跌下来甚至故意把股价打压下来以便在更低的价位建仓,所以我们可以排除主力处于建仓期的可能性。

      如果主力已经完成建仓,那么就不会在此期间大量增持,遇到大盘持续回落主力只能尽量维护股价使之相对大盘稍强一些以便于未来的推升,所以我们也排除了主力已经完成建仓的可能性。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就是主力已经完成主要的建仓但仍然有能力再建一部分仓位。

      由于主力已经不愿意通过股价下跌来增加仓位,那么这部分仓位一定是主力在推升股价前所能建的最后一部分仓位,下一步的动作应该是推升股价,否则的话股价有可能会下跌,主力就会陷入被动。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主力是否已经完成了最后这部分建仓,也许还在建,不过即使主力还要建仓也不会让股价下跌,所以现在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短线买进时机。最坏的结果就是继续等待主力建完这部分最后的仓位。

      通常主力的打算是这样的:如果大盘再跌,那么就继续增仓以维护目前的价位;一旦大盘回升就会连续推升股价。所以这里也有一个大盘的研判问题。尽管大盘是不可测的,但连续下跌后必然会有一两天的回升而这对于短线来说已经足够了。

      正是由于市场的不可测特性,所以主力一般总会留一些资金用于建临时性的仓位,比如现在正当主力准备推升股价的时候恰逢大盘连续下跌。也正是由于这是最后一部分仓位,所以只要大盘稍微走稳主力就会推升股价。不过毕竟这些仓位是临时的,因此在推升股价的过程中主力会寻机减仓。

      这种机会只是属于短线机会,除非我们对个股的基本面有相当的了解,否则千万不要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