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2009 3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发挥自律监管职能 维护行业竞争秩序
    低油价下的大国博弈
    人大代表、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推动国内企业
    正确利用衍生品市场
    纽约油价恢复领先地位 商品风向标趋稳?
    铜价将迎来一轮季节性反弹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铜价将迎来一轮季节性反弹
    2009年03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罗长发
      ⊙特约撰稿 罗长发

      

      目前欧美日经济仍被评估为“深度衰退”,经济复苏也不会在一夜间发生,正如巴菲特2月28日表示,2009年经济将“满目疮痍”,甚至可能远远超乎想象。在市场一片恐慌的氛围中,如果我们仔细梳理铜市的方方面面,仍然可以预计铜价将出现一轮季节性上涨。

      自2007年1月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最终席卷全球,全球股市、商品市场均出现巨幅下挫,接着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陷入衰退。但各国政府反应相当迅速,“救市”力度之大均是自二战后所未有。

      美联储2007年9月开启降息周期,经过1年零3个月,累计降息425个基点,已至1%的二战后最低水平;欧洲央行自去年10月初已累计减息230个基点,目前基准利率为1.5%,已达到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低值。

      大幅降息后,美国货币政策已经相当宽松,2009年1月美国M2同比增长10.6%,自2008年9月来已持续上升5个月。通常,货币供应增长刺激实体经济的效果需6至9个月才能体现,这意味着2009年3至6月份实体经济可能有所提振。

      就全球铜消费格局而言,美国铜消费量只占全球消费量的12%,只是中国铜消费量的一半。美国铜消费结构中,建筑用铜量大约占43%,最高值时是50%,主要是住宅建筑与非住宅建筑,本轮危机源于美国住宅市场严重的收缩,自然影响铜的消费。

      目前美国非住宅建筑活动仍然是高位运行,只是住宅建筑支出降至历史最低,自2006年3月最高值6825亿美元至2008年12月的3268万亿美元,持续34个月,下降3557万美元,或52%,月均下降104万亿美元。可见巨幅下降是需要漫长时间的,反过来就意味着短期内(3至6个月)急剧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表明当前住宅建筑活动对铜消费量的影响已十分有限,如果住宅建筑活动趋升,则铜的消费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本轮金融危机中,欧洲经济同样遭到重挫,GDP急剧下降,工业产出活动收缩降至二战后最低水平。经济衰退对欧洲铜消费体现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库存在欧洲地区锐增。从2009年2月份数据来看,欧盟地区工业产出未来几个月内可能将趋于好转。2月份德国IFO企业预期指数升至80.9,上月为79.5,已连续两个月上升。IFO预期指数是基于德国商业领导者和高级管理人员对下六个月的预期,倾向于领先欧洲工业产出大约2至3个月。预期指数的持续上升,可能意味着随后工业产出将趋于好转,至少也将是止住持续下滑的势头。

      从过去几十年铜价运行的季节性来看,4月份铜价均出现高点。在中国成为第一大消费国之前已经存在这样的季节性特点,考虑到中国是全球铜消费的第一大国,中国提出2009年“保8”经济目标,再加上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中国经济有可能率先复苏。

      中国的用铜行业的生产存在季节性特点,年度的2月份是全年生产的低潮期,3月份生产活动才开始活跃,4月份是全年的消费高峰期,进入5月中旬后,消费力度开始减弱。这一点从各行业的生产季节性特点可以看出,尤其是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PMI)的季节性更是明显。

      笔者认为,2009年3月开始后铜将展开一轮上扬行情,尽管处于熊市,但反弹同样不容忽视。

      (作者为长城伟业期货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