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 陈 炜 世邦魏理仕住宅事业部执行董事
陈啸天 易居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丛 诚 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副研究员、
上海房产经济学会住房保障委员会秘书长
在房地产暴利时代渐行渐远之时,楼市量价将会怎样继续调整?房地产业政策面是否又会有变化?消费者如何选择购房时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近期正在开展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大讨论,本周上证第一演播室更是邀请了三位嘉宾,通过他们对高档住宅、普通住宅和保障性住房领域的分析,让我们看看“高、中、低”住房的走向。
高档房:
价格仍有修正空间
主持人:如何看待去年楼市经历的调整?对于豪宅投资保值有何建议?
陈炜:去年上海的住宅市场包括豪宅市场变动特征明显,一是量,成交萎靡;二是价,整体松动,价格整体跌幅约10%。但今年要成交量大幅回升,这个价格调整幅度恐怕还不够。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供应量比成交量跌幅更大。主要是由于开发商看到市场变化后延缓施工进度,或者说建完也不拿出来卖。不过去年可以这样操作,今年恐怕一些开发商就撑不住了,因为资金压力太大。再从时间角度考虑,往年的惯例,二季度和四季度是供应高峰,加上去年延缓的这批住房数量较大,要把今年的供应再拉上去,那么价格还要相应再修正。
就豪宅来说,未来的表现恐怕也无法一概而论,建议开发商要顺势而为。而对于投资者,豪宅保值,首先看的就是地段,其次看时间段。2007年年中是个点,如那时的项目两年来价格涨幅不大,或涨幅控制在20%以内,就比较值得投资。
普通房:
成交回升价格求稳
主持人:如何看待去年楼市经历的调整?对今年的楼市走向怎么判断?
陈啸天: 2008年是1998年房改以来,调整幅度最大、消费信心最低、交投最为惨淡的一波楼市行情。2007年四季度以来,主要城市成交量腰斩,价格体系全面松动,部分楼盘价格下跌一半。消费者全面看跌、观望严重,开发商信心也跌至谷底、全面收缩。但我们判断今年会比去年好,预期上海楼市全年的成交量可反弹。事实上,本月以来一手住宅每天成交400套以上,情况非常理想。全年一二手房可能反弹到2880万平方米,相当于2007年的80%,也回到了2006年的水平。不过价格不会反弹。
我个人觉得今年购房者完全可以入市,一是因为房价已经开始实质性回调了,上海大家所关注的一些热点、明星板块都已经开始见底并且得到热捧;二是知名、大型开发企业的项目价格在去年下调后,现在都平价入市,如能理性地引导市场潮流,房价就会比较平稳,不会大起大落。
保障房:
平抑房价分流需求
主持人:近两年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会对住宅市场造成影响吗?
陈啸天:不会直接影响,但有间接关联。从直接关系看,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市场,一个是福利性的,一个是市场化操作;消费群体也不同,一个面向中低收入者,一个是社会普通阶层参与。但从间接角度看,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及入市对于平抑房价还是有影响的。
丛诚:保障房和商品住宅市场是平行的体系,总体上不会有影响。不过,考虑到机制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的过程,对现有市场还是会有影响。如经济适用房原先配售对象不明确,那些不知道自己可否买经济适用房的人就去买商品住宅了,而现在可能就会投入保障性住房市场,商品住宅市场的需求就有所分流。
政策面:
地方救市仍然需要
主持人:下一阶段房地产业的政策面会是个怎样的情形?
陈炜:房地产未被列入振兴产业未必是坏事,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房地产仍是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地方救市是有必要,但每个市场不一样,中央也不能纯粹抓大放小、交由地方处理,有些关键问题还是希望中央定得细点。
陈啸天:根据中央表态,政府部门近期应该不会出台直接性救市政策,已经出来的房产新政正逐步取得积极效果,所以是否要继续出政策也需要观望。部分城市有可能根据地方情况主动采取些措施。我们的建议是,不要单方面出政策,可以多部门联合出台,共同推动市场发展;另外我们觉得下一步可能需要进行所得税改革,才能够真正从需求上撬动市场。
丛诚: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不容置疑,但考虑到其既是经济增长的要点,也与住房保障这一民生问题相关,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目光放在产业投资角度。救市也不能孤立地去看,还要看经济大环境、收入预期等。另外,中央政府部门虽表态不出新政,但地方仍应利用好已有的政策工具,增强消费信心,落实投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