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2009 3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地产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地产投资
    中央明确“民生”基调 开发商只能降价自救
    我国房地产业政策
    制定的三大出路
    联合调查:房价问题最受关注
    上海之春
    房展会明天开幕
    名牌开发商
    投入装修房大军
    今年上海“高、中、低”住房如何调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年上海“高、中、低”住房如何调整?
    2009年03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主持人:本报记者 李和裕
      丛诚
      陈啸天
      陈炜
      主持人:本报记者 李和裕

      嘉宾: 陈 炜 世邦魏理仕住宅事业部执行董事

      陈啸天 易居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丛 诚 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副研究员、

      上海房产经济学会住房保障委员会秘书长

      在房地产暴利时代渐行渐远之时,楼市量价将会怎样继续调整?房地产业政策面是否又会有变化?消费者如何选择购房时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近期正在开展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大讨论,本周上证第一演播室更是邀请了三位嘉宾,通过他们对高档住宅、普通住宅和保障性住房领域的分析,让我们看看“高、中、低”住房的走向。

      

      高档房:

      价格仍有修正空间

      主持人:如何看待去年楼市经历的调整?对于豪宅投资保值有何建议?

      陈炜:去年上海的住宅市场包括豪宅市场变动特征明显,一是量,成交萎靡;二是价,整体松动,价格整体跌幅约10%。但今年要成交量大幅回升,这个价格调整幅度恐怕还不够。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供应量比成交量跌幅更大。主要是由于开发商看到市场变化后延缓施工进度,或者说建完也不拿出来卖。不过去年可以这样操作,今年恐怕一些开发商就撑不住了,因为资金压力太大。再从时间角度考虑,往年的惯例,二季度和四季度是供应高峰,加上去年延缓的这批住房数量较大,要把今年的供应再拉上去,那么价格还要相应再修正。

      就豪宅来说,未来的表现恐怕也无法一概而论,建议开发商要顺势而为。而对于投资者,豪宅保值,首先看的就是地段,其次看时间段。2007年年中是个点,如那时的项目两年来价格涨幅不大,或涨幅控制在20%以内,就比较值得投资。

      普通房:

      成交回升价格求稳

      主持人:如何看待去年楼市经历的调整?对今年的楼市走向怎么判断?

      陈啸天: 2008年是1998年房改以来,调整幅度最大、消费信心最低、交投最为惨淡的一波楼市行情。2007年四季度以来,主要城市成交量腰斩,价格体系全面松动,部分楼盘价格下跌一半。消费者全面看跌、观望严重,开发商信心也跌至谷底、全面收缩。但我们判断今年会比去年好,预期上海楼市全年的成交量可反弹。事实上,本月以来一手住宅每天成交400套以上,情况非常理想。全年一二手房可能反弹到2880万平方米,相当于2007年的80%,也回到了2006年的水平。不过价格不会反弹。

      我个人觉得今年购房者完全可以入市,一是因为房价已经开始实质性回调了,上海大家所关注的一些热点、明星板块都已经开始见底并且得到热捧;二是知名、大型开发企业的项目价格在去年下调后,现在都平价入市,如能理性地引导市场潮流,房价就会比较平稳,不会大起大落。

      

      保障房:

      平抑房价分流需求

      主持人:近两年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会对住宅市场造成影响吗?

      陈啸天:不会直接影响,但有间接关联。从直接关系看,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市场,一个是福利性的,一个是市场化操作;消费群体也不同,一个面向中低收入者,一个是社会普通阶层参与。但从间接角度看,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及入市对于平抑房价还是有影响的。

      丛诚:保障房和商品住宅市场是平行的体系,总体上不会有影响。不过,考虑到机制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的过程,对现有市场还是会有影响。如经济适用房原先配售对象不明确,那些不知道自己可否买经济适用房的人就去买商品住宅了,而现在可能就会投入保障性住房市场,商品住宅市场的需求就有所分流。

      

      政策面:

      地方救市仍然需要

      主持人:下一阶段房地产业的政策面会是个怎样的情形?

      陈炜:房地产未被列入振兴产业未必是坏事,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房地产仍是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地方救市是有必要,但每个市场不一样,中央也不能纯粹抓大放小、交由地方处理,有些关键问题还是希望中央定得细点。

      陈啸天:根据中央表态,政府部门近期应该不会出台直接性救市政策,已经出来的房产新政正逐步取得积极效果,所以是否要继续出政策也需要观望。部分城市有可能根据地方情况主动采取些措施。我们的建议是,不要单方面出政策,可以多部门联合出台,共同推动市场发展;另外我们觉得下一步可能需要进行所得税改革,才能够真正从需求上撬动市场。

      丛诚: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不容置疑,但考虑到其既是经济增长的要点,也与住房保障这一民生问题相关,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目光放在产业投资角度。救市也不能孤立地去看,还要看经济大环境、收入预期等。另外,中央政府部门虽表态不出新政,但地方仍应利用好已有的政策工具,增强消费信心,落实投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