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完成整合重组,“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横空出世,当年,集团销售收入达1660亿元,利润和收益72亿元,按规模衡量已进入世界500强行列。
日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总经理林左鸣接受本报专访表示,根据“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考虑到航空工业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中航工业把产业定位概括了五大“提供商”。
2017年挑战收入万亿元目标
记者:2008年11月,原一航、二重组整合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开启了建设航空工业强国的伟大进程。您能否介绍一下整合后集团的情况?
林左鸣: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准确把握新时期世界新军事变革形势和航空工业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加快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支撑国家军事战略、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调整航空工业体制的重大决策。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原航空工业一、二集团实施战略性的重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整合行业力量,消除内部竞争,建立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航空工业发展。二是成立了中国商用飞机公司,负责大型客机和ARJ21新支线客机的研发。新组建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于去年11月6日注册成立。
目前,中航工业集团注册资本金为640亿元;资产总额近3000亿元,所有者权益900多亿元;拥有21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18家,香港H股2家,红筹股1家。
在组织架构上,集团实行母子公司和事业部管理体制,组织架构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战略管控型集团总部;第二层为承担利润中心和管理中心职能的14个子公司、事业部和直属机构;第三层为近200家成员单位,员工近40万人,它们将逐步改组为成本中心。
在产业结构方面,集团初步设立防务产品、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系统、通用飞机、综合商贸、非航空民品等产业板块,同时,下设试飞研究院和中国航空研究院,并在航空研究院下设立技术基础研究院和技术经济研究院。这些功能板块共同形成集软硬基础学科支撑、专业化、科研生产一体、面向市场独立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
集团公司组建成立后,我们认真审视自身面临的环境因素,确立了集团“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提出了“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
“两融”就是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三新”就是要推动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由“资本、管理、技术”这一老“三位一体”向“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这一新“三位一体”转型升级;“五化”就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万亿”就是到2017年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跻身世界航空工业强者之林。
构建母子公司两级上市呼应互动格局
记者:此前您在对原一航进行改革时,曾提出“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思路。目前,我注意到,新中航工业集团拥有21家上市公司。对此,集团在资本化运作方面是怎样考虑的?
林左鸣:所谓关于资本化运作,就是各子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相互之间交叉持股,形成资本和产业结构上的呼应和联动。
在此基础上,把集团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权发行上市,形成母子公司两级上市呼应互动的格局。
我们的思路就是,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发展航空产业,借助资本市场的刚性约束,强力推进转机建制,并以此推动我国军工行业投资体制的重大变革。
全力打造五大“提供商”
记者:刚刚您提到,在产业结构方面,集团初步设立防务产品、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系统、通用飞机、综合商贸、非航空民品等产业板块。那么,在整个产业定位上,是怎样考虑的?
林左鸣:考虑到航空工业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我们把产业定位概括了五个“提供商”。
其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提供商。航空工业是国家大国地位的重要象征,是世界大国博弈的高端平台。航空工业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将在综合国力提升上产生明显作用。为此,中航工业集团将大胆创新和优先吸收先进技术,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充分履行做大做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责任和使命,为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建设航空工业强国贡献力量。
二是部队作战能力的提供商。人类战争发展到今天,制空权成为战争主动权,空军成为首战之军、决胜之军,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我们将积极承担自己的军事使命,坚持“四个一代”的发展路线,积极开发高新航空武器装备部队,当好部队作战能力提供商。
三是国家运输能力的提供商。航空工业属于交通运输大类。事实上,航空工业与其他一些交通运输类产品存在较强的关联,日本的三菱重工、富士重工等公司就实现了船舶、汽车和航空产品的协同发展。今后,我们将按照国家运输能力提供商的定位来实现航空制造业的拓展,积极发展航空装备修理、维护和保障业务,发展航空运输、地面运输、水面运输等其他运输产业和服务业务,把航空高科技推广应用到多个领域,实现产业化发展,建设具有综合运输能力多元化经营的大集团。
四是国家科技实力的提供商。今后,我们大力发展航空自有的基础技术、专业技术和前沿技术,提升航空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以航空发展的新任务和新需求,带动多个相关技术领域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把航空科学技术移植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技术领域,在共同发展中提升国家科技的整体实力。
五是高新技术消费品的提供商。航空工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进入高新技术居民消费品和服务领域。我认为,当前要抓住新能源、生物技术、智能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消费浪潮,通过完全市场化运作,使高新技术消费品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发展圈
记者:3月2日,中航工业集团与北京市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资210亿元打造三大实体(航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中航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同时,中航工业还分别与天津、珠海、上海签订有战略协议,可谓区域布点,四面开花。对此,您怎样看待公司各产业与区域间的关系?
林左鸣:上述几个地方都是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制高点”,通过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中航工业至少可以获得150亿元的投资。事实上,获得资金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引入地方投资者,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使得股权多元化,有利于推动我们达到转换机制的战略目的。
没有竞争对手、只有合作伙伴。中航工业主张,积极参与经济区域化、一体化、全球化进程,推动航空工业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和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
其中,在融入世界市场方面,我们初步考虑分“三步走”。第一步,立足国内已有资源,积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努力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公司。第二步,扩展国外资源,打造中国航空工业自己的国际产业链,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跨国公司。第三步,整合全球资源,完善全球产业链,发展成为真正的全球公司。
在把握国内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加快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方面,中航工业的思路是融入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长株潭经济圈,融入中西部经济发展,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谋求领域更广、层次更高、力度更大的战略合作,政企合作建设航空产业园,共同发展航空产业。
我们的这一思路得到了相关区域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目前已经与北京、天津、上海、珠海、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方政府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将重点规划和管理打造中国航空工业北京科技产业基地、天津直升机产业基地、珠海通用飞机产业基地、沈阳航高基地、上海商用发动机产业基地、成都空天高技术产业基地、长沙航空产业园和南昌航空城,打造南京金城航空科技园以及中关村航空科技园。通过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使航空产业在经济热点地区星火燎原,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