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2009 3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公 司
    大股东拍卖股权
    工大高新控股权或变更
    业绩翻番 九家煤炭类公司年报“一片红”
    “大洲系”动议改组董事会 ST兴业再起风波
    海鸟发展
    控股股东拟资产重组
    拟计提小灵通资产
    中国电信年度业绩受损
    潍柴动力
    去年利润不低于26亿
    财务危机暂化解
    玖龙纸业保持产销平衡
    “唐钢转债”
    平安度过回售期
    大股东公开征集买家 蓝星清洗将“易帜”
    大额计提“篡改”业绩 公司“变脸”吓着投资者
    巴士股份定向增发获准
    保税科技
    拟迁址张家港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额计提“篡改”业绩 公司“变脸”吓着投资者
    2009年03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璐
      ⊙本报记者 王璐

      

      近期修正业绩预告的公司又多了起来,仅昨天就有光华控股、欣龙控股两公司发布了相关公告。值得一提的是,加大计提相关存货跌价减值准备的情况增多,一些公司突然“变脸”或“亏损陡增”,令市场颇有些防备不及。

      光华控股去年10月首次发布业绩预告时曾表示,预计2008年度累计亏损约为2000万元左右。至12月,公司发布第一次业绩修正公告,预计2008年度净利润约300万元。但公司昨天第二次修正业绩预告,经过这次修正,其2008年度净利润由盈利再度转为亏损2000万元左右,同比下降290.02 %左右。据悉,两次变更业绩预期,主要是因为公司财务部门同会计师事务所在公司年度审计过程中对有关资产减值的认定发生分歧导致的,尤其是在全额计提还是部分计提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同样,欣龙控股也因计提原因从原先预计2008年度亏损3000万元,下调为预计亏损1个亿。原来,年终之后欣龙控股对各类存货、应收款项和主要生产设备、房屋及建筑物等进行了清查,并对资产价值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评估。最终,公司认为在存货、应收款项和主要生产设备方面存在较大的减值损失,并对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由此导致其业绩预期发生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现象并非个案,自1月份以来已有一批上市公司向下修正业绩预期。从这些公司公布的修正预告来看,化工、信息设备、房地产、纺织、金属行业均是“重灾区”。据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去年第四季度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对上市公司造成的影响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导致公司全年业绩继续下滑。在此情况下,上市公司不得不下调其业绩预测。

      有关业内人士也表示,尽管2008年下半年上市公司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已有心理准备并提前做出业绩预警,但实际情况比企业想像的更加严峻。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使得公司销售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跳水使得普遍持有存货的生产型企业大幅亏损,这两大原因令我国整个生产企业陷入困境,尤其是钢铁和化工行业。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前期高涨的铁矿石原料成本尚未完全消化,国际市场迅速降温的钢材需求又使得钢铁产品销售大幅连续下滑,国内不少钢厂都出现限停产现象;而化工企业为了维系正常生产一般都有不少原材料尤其是石油的囤积,在大宗商品价格跳水后计提损失惊人。今年年初,不少上市公司重新计提了存货跌价减值准备,且绝大多数公司是加大计提,由此,不可避免地造成其业绩预期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