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2009 3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汇控回稳 恒指反弹
    对A股“独立行情”的双重审视
    尾盘拉升难改震荡格局
    多空对决
    阶段性机会依然存在
    市场无量反弹不足虑
    “复苏行情”仍需好事多磨
    关注相关牛熊证风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对A股“独立行情”的双重审视
    2009年03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市场研究总监 桂浩明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市场研究总监 桂浩明

      

      虽然近期境内A股市场的走势也比较反复,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显现出了足够的相对强势。在美国股市连续暴跌不止,中国香港地区的股市也大幅向下的背景下,沪深A股指数还能够继续在年内高位运行,并且基本上维持上涨的态势,应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在这个层面上,有人认为A股是走出了自己的独立行情,也的确是有道理的。不过,如果只是简单地说A股现在是在走独立行情,似乎又缺乏足够的依据。毕竟,海外市场的波动,对境内A股也不是没有冲击,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是相当复杂的。这就有必要进行双重角度的审视,以便把问题能够搞得比较清楚一些。

      应该说,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某个国家或者地区证券市场的独立行情。这是因为证券市场要反映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又是世界各国紧密互动的。因此即便证券市场还是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开放,但是只要它对经济活动作出反应,那么就一定存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证券市场的连动。当然,这种连动可能是间接的,并且存在一定的时滞。事实上,就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来说,这几年也一直在讲开放,是其力度是有限的,节奏也不那么快。就以QFII来说,前后已经搞了很多年,但是其规模在A股市场上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低的,以致被认为是理念影响超过实力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海外证券市场与沪深市场的关系,就显得比较特殊,一方面它很难通过相互之间资金的大规模流动来产生连动,其影响力往往借助市场波动所引起的投资者情绪上的共振来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海外股市大幅度波动时,境内A股也会随即波动,特别是在开盘的时候是这样。但另一方面,一个重要的问题则在于,中国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经济大国,对外贸的依存度非常高,海外经济的起伏,对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必然会通过今年实体经济所受到的影响,进而传递到境内证券市场上来。应该说,这方面境内外证券市场的连动,实际上是更为本质的,而且其力度也大、程度也更深。当然,在某种角度来说,这可以认为是一个广义上的连动。因此,它的存在并不妨碍市场在某个具体时点上走出独立行情。换言之,也就是说,A股的独立行情是相对的。

      那么,A股市场又是在什么条件下会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呢?对照去年10月份和今年以来的情况,可以看出,在海外市场出现系统性原因导致的波动,并且这种因素在境内也会产生很大反响的时候,A股是不可能走独立行情的。去年10月份,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并且大规模冲击了实体经济,导致商品价格暴跌,并且对中国的经济活动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此刻境内的A股就无法形成独立行情。而今年以来,欧美股市暴跌,虽然其中也有基本面的因素,但是在具体表现上,则更多反映了不同利益集团间博弈的因素,并且还包含有市场的信心因素,此外其在金融股上的表现,则还有政府救助政策的复杂效应在内。毫无疑问,这些问题未必就有足够的全球化趋势,并且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难以简单评估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宏观背景的不同以及市场环境上的差异,境内A股显然就不具备简单地跟随海外市场波动的基本条件,此时它走独立行情的基础就比较扎实。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的银行面临破产还债被拆分,而中国的银行还有很不错的盈利,这样大的反差,就决定了两地的银行股不可能是出现性质相同的行情。所以,A股也就有了形成相对独立行情的基础。这种独立行情,可以说是绝对精彩的。如果说,在前一时期,A股的独立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话,那么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虽然会不再那么高调(这与本身点位已经有所上移有关),但是那种相对强势的格局还是会延续的。

      以双重角度审视A股的独立行情,可以看出这种独立行情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当人们能够理性地把握住其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关系时,那么对于准确地判断A股走势,也许能够提供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