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2009 3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时事·海外
    白宫高度戒备 随时准备再救花旗
    亚太地区主要股市多数上涨
    坏账顽疾难愈 美欧金融股纷纷“沦陷”
    日景气动向指数降至6年最低
    匈牙利冰岛再响警报 欧洲金融危机难消
    美报业巨头经营窘困
    或卖楼还债或大幅裁员
    英拟推“白领失业”救助计划
    伯南克力主
    全面整改金融监管措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白宫高度戒备 随时准备再救花旗
    2009年03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9日,法经济财政与就业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右)与爱尔兰财政部长布赖恩·勒尼汉在欧元区财长会议上交谈 新华社 图
      针对花旗的最近一轮政府救援措施刚刚过去一周,美国政府又在积极考虑在必要时对这家昔日美国最大银行提供第四次援助。

      华尔街日报昨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等多个部门上周末已致电花旗高管,探讨如果花旗的问题继续恶化,政府可能需要采取哪些“应急预案”给予进一步援助。尽管当局强调上述讨论并非针对当下,而是着眼未来,但亦凸显出花旗尚未度过史上最艰难的时期。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坏银行”仍是备选之一

      花旗的股价上周一度跌破1美元,成为“仙股”,因此市场上也再度出现有关政府可能再度出手相救的传闻。在一片传言中,美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和财政部官员上周末打电话给花旗高管。知情人士称,上述谈话针对的是未来的规划,不会马上有新的救助。

      据称,参与讨论的有财政部、美国财政部金融局、美联储和FDIC。FDIC为花旗在美国的很多存款及其发行的大量新债提供担保。

      政府官员已在考虑,如果花旗的问题加剧,他们可能需要采取哪些新的措施来稳定这家银行。当局将上述讨论称为是“应急预案”,这些初步的讨论涵盖范围很广。知情人士说,监管机构正在努力确保一旦花旗状况急转直下,他们做好了准备应对,不过监管机构目前认为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监管机构说,类似的应急预案应该被视为在金融危机时期政府应该履行的正常职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新的考虑中,有关“坏银行”的设想再度浮出水面。据称,当局将考虑在必要时设立一家“坏银行”,吸收花旗或其他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目前,各种不同的方案仍在考虑之中。财政部官员已经在研究一种公私合作机制,即设立专门基金收购银行坏账。据称,上述两种做法可能会平行进行操作,也可能合二为一。

      

      潘伟迪致信安抚员工

      不过,花旗高层仍力挺公司。公司高管表示,他们尚未发现公司客户或交易对手有取消业务的迹象。花旗说,公司的流动资金充裕,资本水平位于银行业中的前列。

      花旗CEO潘伟迪周一给全体公司员工发出一份备忘录,坚称当前仅为1美元左右的股价没有真实体现该行的资本状况和盈利能力。

      “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增强资本基础,但和大家一样,我也对我们当前的股价表现以及大众对我们公司财务状况存在的广泛误区感到失望。”潘伟迪在备忘录中说,“我相信,当前的股价并未反映花旗的真实实力,并未反映我们已经得到增强的资本基础、我们无与伦比的品牌和人才优势。”

      潘伟迪称,当前市场处于“史无前例”的动荡时期,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最终会逐渐仍认可花旗的价值。

      对于美联储正在对近20家美国大银行开展的“压力测试”,潘伟迪称,花旗本身已经用比美联储设定的更加悲观情境进行了自我压力测试,并称“我们对资本实力充满信心”。

      按计划,监管部门将在最近两个月对花旗等大银行进行“压力测试”,以判定它们在严峻经济环境下的长期生存能力。最终结果可能在4月份出台,但政府并不强制要求某家银行公布测试结果。

      

      “仙股”风险仍未消除

      周一,花旗的股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收于1.05美元,较前一日即便持平。该股仍未脱离跌入“仙股”的风险。

      5日,花旗股价盘中首次跌破1美元,至0.97美元,收盘下挫9.7%,勉强站在1美元上方,报1.02美元。进入3月份以来,花旗的股价一直在1美元附近徘徊。

      花旗曾经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其股价在本轮危机爆发前曾经达到55美元左右,公司的市值高达2770亿美元。但到目前,市值已缩水至仅为55亿美元左右。受累金融危机,花旗过去五个季度的净亏损额高达375亿美元。

      今年1月,花旗集团与摩根士丹利就合并双方经纪业务部门达成协议。此后,花旗集团宣布把旗下业务一分为二,将集团拆分为花旗公司和花旗控股两家公司。为了拯救花旗,美国政府也是“煞费苦心”。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已先后为花旗共注资450亿美元,并为其提供总额为3000亿美元的资产担保。2月底,美国政府与花旗集团达成股权转换协议,政府在花旗集团中的股权比例将升至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