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3 13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期货·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期货·债券
    扩内需 调结构 专家建言用好期市利器
    本周央行净回笼135亿元
    农发行3年期债票面利率1.81%
    股指期货
    能提高基金投资效率
    惠农政策托市 豆油底部若隐若现
    债市时间窗口猜想
    人大代表:
    加快推进生猪期货交易
    发掘相对价值 关注中期次优信用品种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扩内需 调结构 专家建言用好期市利器
    2009年03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叶苗
    业内人士指出:新品种出台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

      ⊙本报记者 叶苗

      

      为应对化解金融危机冲击,国家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新举措。期货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一部分,应该发挥哪些作用呢?即将上市的钢材、稻谷和PVC等新品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又有多大?

      日前,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提出,期货市场可以服务于扩内需的经济发展新要求,期货市场反映的价格信号也在“调结构”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软件”因素。对此观点,业内人士一致表示,期货市场的引导功能,对于“调结构”的意义重大;而帮助企业规避经济大起大落的影响,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则对“扩内需”、“促增长”都有着积极意义。

      

      结构:新品种将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期货市场的品种,都是标准化、市场化、集约化的品种,期货市场的新品种出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有重大作用。”北京工商大学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说,各上市品种会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和生产的集约化,提高生产效率。

      结构怎么调呢?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教授说:“就是靠价格。期货市场形成的远期价格,对企业的生产有指导作用。企业有了远期价格指导,就可以减少资源损耗,防止盲目扩张。”

      “上期所把线材标准提到8毫米,这就是信号。钢材,线材和螺纹钢还处在谁都能生产的阶段,一些省份落后的产能得不到淘汰,”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介绍,新品种的标准就说明,我们市场的接受度是高等级的,是落后产能生产不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通过期货的引导,让企业淘汰落后,鼓励先进。“我们以后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取效益,就需要一些比较好的品种,让好品种得到好产量。”

      胡俞越表示,以农产品为例,即将上市的稻谷期货对于调整水稻的种植结构,以及整个农产品的结构,都很积极。“期货市场会预先调节,预期哪个价格会涨,农民就会选择种植哪个产品。”胡俞越说,又比如强麦与硬麦,强麦产量通常会比硬麦低,种植技术要求高,农民不愿意种,但在期货的引导下,强麦种植面积扩大了,对于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水平都很有好处。

      “我们经常讲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期货市场上交割的品种就是调整的指导。再比如说铜,推出这个产品后,就大大推动了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化程度,上海交割的铜都成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免检产品,这就是典型的调整产业结构案例。”胡俞越说,很多企业在市场销售上花费的成本很大,期货品种推出后,大大降低了成本。比如钢材期货,就会大大降低了上下游企业的营销成本。

      

      内需:能让企业规避经济大起大落

      “说到扩内需、保增长,就是要让我们的企业在价格大起大落的时候,能保存自身,不过多地受影响,这就是期货的作用。”党剑说, “在这个经济大起大落的年代里,我们的企业能够用期货这种工具,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来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保持企业的平稳赢利,已经很不容易了。”

      胡俞越表示,扩内需保增长,重要的一方面是规避经济大起大落。去年上半年的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下半年的价格暴跌对经济的打击更为沉重。而期货市场就有熨平市场波动的作用,减少经济的波动,对于经济的平稳增长有很好的作用。

      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表示,现在由于外向型经济遭遇寒潮,形势迫使我们将目光和发展重点转向扩大内需上来。国内企业或主动或被动都要承受来自国际国内的市场风险,在市场趋势不明、缺少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情况下,必然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扩大内需。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可以为市场主体提供未来价格参考,让他们看到未来,经营中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可发挥避险功能,帮助企业锁定经营风险,让企业放手做大市场,服务于扩内需的经济发展新要求。”刘兴强说。

      

      增长:让企业适应新的挑战

      “我们这3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周期,让企业都习惯了同一种方式,就是‘做多’。”党剑把这些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式,归纳为“做多”。

      党剑说,我们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周期中,所有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实质上都在做多。比如宝钢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产能达到2000多万吨,它就是一个做多的过程。“我们的做多正好迎合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需要,这种单向的行情对我们当时的企业是有利的。”

      “我们这一代人都习惯了高速发展,价格的波动,金融市场的动荡随时可能发生,企业扩大产能不是一直有效的。”党剑说,但是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的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巨大,价格不再是单向上涨的,企业也不能单向做多了,一定要未雨绸缪。企业要学会用期货工具,平抑价格的波幅。这也能让扩内需、保增长实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