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3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新增贷款连续两月超万亿 票据占比进一步上升
    央行调查显示:居民购买股票意愿连续两季度回升
    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刺激措施见效 消费实际增速平稳
    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显示 近六成消费者对
    今年经济持乐观态度
    贷款结构仍待优化
    中国具备成功推出创业板三大条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增贷款连续两月超万亿 票据占比进一步上升
    2009年03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大伟 制图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新增贷款总额达到1.07万亿元,继上月之后,再次突破万亿元。专家认为,2月份我国货币信贷实现了合理增长,我国经济活跃程度有所提升,但票据融资的居高不下可能部分削弱信贷对未来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新增贷款继续超万亿

      数据显示,2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8273亿元。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指出:“在国家刺激经济、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贷款高增并不意外,这说明刺激经济的意图正在通过金融机构进行传导。不过,去年春节在2月,同比高增也有基数因素的影响。”

      自2008年11月以来,我国人民币贷款已经连续4月高增。3月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09年新增贷款计划定为“5万亿元以上”。截至2月末,今年新增贷款已达2.69万亿,超过全年计划的半数。

      央行副行长苏宁日前指出,在国际信贷市场几乎停滞,使实体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国内信贷高速攀升说明中国金融体系稳定且流动性充裕,有助于保证经济增长。

      新增贷款高速增长的情况能否持续?对此,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认为,没有必要担忧贷款增长忽然出现转折,他预测,未来贷款增速可能出现缓慢下滑。

      另外,2月新增中长期贷款中,除去居民户中长期贷款,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3678亿元。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指出:“中长期贷款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2月份依然是政府主导项目的密集投放期。”

      居民户贷款保持了1月份的快速增长势头,2月当月增加439亿元,同比多增339亿元,表明居民消费贷款有回暖迹象。

      张其佐建议,国家可以进一步推行适度宽松的消费信贷政策,在保障性住房、汽车等方面给予更多信贷方面的优惠,也可以将消费信贷的领域扩展到休闲娱乐等,以期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

      

      票据融资占比仍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信贷投放中票据融资增加4870亿元。票据融资在新增贷款中占比继续增高,由1月份的38%攀升至46%,而这一比例在往年正常月份中只有5%左右。

      专家认为,这是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对于银行而言,虽然票据融资收益较低,但安全性、灵活性相对较高,如果未来央行重启信贷规模限制,商业银行调整的余地较大。某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也对记者表示,银行之所以热衷于做票据,就是票据作为资产负债调剂的工具比较灵活,随时可以换成项目贷款。

      不过,由于部分票据融资属于企业短期借贷,并没有用于投资,也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可能导致信贷增长对经济的拉动力量减弱。

      针对近期票据融资的虚高,央行2月份以来加大了公开市场回笼力度。“虽然央行2月份公开市场回收力度很大,但票据融资仍然比较高,证明流动性依然非常充沛。”刘煜辉指出。

      由于一季度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庞大以及1月份及之前的几个月贸易顺差高增,助推了流动性向更加宽裕发展。

      数据显示,2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比上月降低0.03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异常充沛。

      

      经济活跃程度有所提升

      

      央行的金融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0.48%,比上月末高1.6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0.87%,增幅比上月末高4.19个百分点。

      2月份M2增幅远高于我国设定的2009年17%的M2增长目标,而M1增幅在1月份跌入历史低谷后也有所回升。

      刘煜辉说:“M1增幅的回升表明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反弹,说明信贷已经越来越多地向实体经济中转移,企业的去存货化过程有望提前结束。”

      而这一点通过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明显回升也可以得到印证。2月份中国PMI为49%,其中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分别回升至50.4%和51.2%,超过了50%的分水岭。

      由于2月份M1增幅高于M2增幅,使得两者之间的剪刀差略有收窄,但仍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表明存款定期化倾向依然明显。张其佐指出,由于M1主要代表现实购买力,M2主要体现潜在购买力,需要继续促进货币供应量结构转换,变潜在购买力为现实购买力,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

      存款方面,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存款增加4562亿元,同比少增5150亿元,其主要原因是去年春节在2月份,季节性因素造成对比基数较高。企业存款增加9954亿元,同比多增8085亿元,这表明企业资金周转和支付能力得到改善。(综合本报记者和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