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书评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3 14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上一版  
    pdf
     
     
     
      |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谢定伟:从收藏父母的作品开始
    谢稚柳、陈佩秋作品市场分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谢定伟:从收藏父母的作品开始
    2009年03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琳
      谢稚柳《青城山玉鸦》
    创建谢稚柳、陈佩秋艺术数据库

      1月8日,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山溪清胜——谢稚柳陈佩秋精选真迹与复制作品展》。这是一场热身展,为后续整整一年里纪念书画名家、鉴赏家谢稚柳先生百岁诞辰的所有展览和纪念活动拉开序幕。展览更是别出心裁地将高仿真复制品与原作真迹并列悬挂展出,让现场观众屡屡为在真迹和复制品面前难辨雌雄而感叹不已。

      谢定伟:1955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考取上海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1981年赴美留学获电机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回国,现居住上海。

      ⊙本报记者 杨琳

      

      复制只是为了宣传和纪念

      展览的策划者不是别人,正是谢老排行第三的儿子谢定伟。他告诉记者,复制父母的艺术作品主要出于3个原因:其一是由于手中所藏父母真迹不多,精品更少,借得别人的精品真迹制成复制品,可以留作纪念;其二,家中悬挂复制品,既能达到与真迹同样的欣赏效果,也能避免真迹因悬挂太久造成破损;第三,当今时代,礼尚往来,真迹价格太高早已送不起,但复制品能够成为馈赠友人的佳品,同时也能为父母的艺术起到宣传作用,何乐而不为呢?后来在大雅堂公司(专营日本二玄社出品的台北故宫古画复制品)的推动下,这些复制品亦进入到市场中。他表示,这场真迹与复制品的对比展深受好评,不仅让观众们欣赏到了父母的艺术精品,也了解到了现代科技在复制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成果。

      谢定伟,28年前从上海科技大学转学前往美国留学,在南加州大学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在硅谷数家美国高科技芯片公司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发和管理工作近20年。2004年底,他放弃了美国的高薪职位,举家返回上海。他说,由于父亲谢稚柳去世,他希望能回上海多陪陪母亲陈佩秋;另外在海外生活多年,也希望能回国更多地学习和宣扬传统的中国书画艺术。因此,才有了以下的故事。

      一切从回购父母作品开始

      数沪上书画名家后裔众多,延续家族上辈的传承从事书画创作的也不少,有些还颇有建树。这里,引起记者注意的当然并非谢定伟在书画创作上有什么成就,而是他对父母艺术创作的不断研究和整理工作。

      谢定伟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只是受到那个年代社会环境的限制而未能如愿。母亲希望他当个工程师,因此文革结束后他考上大学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并一直从事高科技工作。如今,他总算是满足了自幼就想与中国书画艺术近距离接触的愿望。回国4年多来,谢定伟除了潜心研究父母的书画作品之外,还不断从社会上和朋友处多方收集有关父母艺术的各种资料并进行整理,而他更大的举动就是在拍卖市场上不断地购买父母作品。

      他说,自己年轻时看到父母作画穷于应酬,难得留下几幅画作,因此从没开口向父母要过画,虽然去美国后,父母曾给过一些作品留作纪念。如今喜爱父母的书画,苦于收藏少,因此只能从市场上买。目前他从拍卖市场上买进的谢老和陈老的精品画作,数量已达几十幅,耗资不菲,这在国内书画家的后裔中尚属极少数。

      他透露,有些作品他在竞拍中是以较高的价格才买到的。不过,他说:“虽然我明知价格偏高,但只要是精品,只要我买得起,我还是会买。因为我不是为了转手赚钱。买父母的书画,一可以欣赏把玩,二可以留下资料供出版研究,三可以做复制品送朋友。”

      当然,谢定伟也坦言,这4年多来他也不是一直只进不出。毕竟个人的财力是有限的,有时为了买进精品,也会出让一些普通作品。这样,出版精品并制作复制品才能让世人真正了解父母的艺术精华。他告诉记者,收藏刚开始的时候往往什么都想收,随着玩的时间久了,收藏精品的意识和眼力就会增强,藏品的品质就会越收越高,收藏本身就是一个玩的过程、一个学习的过程。

      出版并非为了赚钱

      除了多方面收集、回购和整理父母的画作和资料之外,谢定伟也着力出版父母的画册。到目前为止,他已策划并出资出版了《近现代中国画名家——谢稚柳》、《近现代中国画名家——陈佩秋(上、下册)》和《谢稚柳盛期风华》3种画册。他告诉记者,这样的想法早在20多年前就有了。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出版社曾为其父出版了两本画册,由于当时的制作和印刷技术的限制,那些画册都没能充分体现出父亲作品的真实风貌。谢定伟就对父亲说:“印刷不好的画册容易让人误解你的作品,我将来一定要为你出一本高质量的画册。”回忆起这些,谢定伟深感遗憾的是他没有能在父亲在世的时候完成这一愿望。

      谢定伟表示,出版画册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让未曾出版过的作品,尤其是精品得以面世;第二是使原来出版过但印刷不好的作品得以再现风华。他说:“出版4本书花费上百万元,而且出版的大部分作品并非自己的收藏,并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要让原作将来升值卖得更好,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父母的精品力作,让大家对他们的艺术有更深的了解。一些藏家或买家在市场上看到父母的一些较普通的作品或应酬之作后,往往对他们真实的艺术水准缺乏认识,如果能看到他们的精品,必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对于当前社会上有些人出版画册是为了让自己的藏品升值的现象,谢定伟这样回答记者:“回国后,有一段时间里对国内的情况不太熟悉,出版画册时有不少人通过朋友的介绍,希望将他们的藏品收入书中,因此有朋友建议在确认真迹的条件下收费出版(据说这是当时的行情),这样做后虽然减低了一些出版费用,但也不免影响了画册的精品质量。因此在后来出版《谢稚柳盛期风华》一书时,尽管90%的作品是从藏家和拍卖行征集而来,但作品入选的基本原则是选择父亲40至70年代的精品。当时也有一些人要求出版他们的藏品并愿意付费,但我告诉他们,我并非想借收费来减低出版费用或借此赚钱,我只求精品。如果是精品,我愿意免费出版。另外,《谢稚柳盛期风华》这本书中有相当一部分精品,是在历年的拍卖图录上见到的,无从寻找藏家,只能向拍卖行借反转片。所以这本书的出版没收过藏家或拍卖行一分钱,甚至有一部分作品不知藏家是谁。”

      据谢定伟表示,今后他还计划出版他父亲的扇面集、水墨专集、晚年集以及母亲的书画集等。

      下一个目标是建立数据库

      随着对父母艺术创作和文化思想的更多了解,谢定伟从最初单纯的收藏、鉴赏和研究出版之后,如今又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目标——利用自己熟悉的IT技术为父母的书画艺术创建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将包括图像和文字资料。他希望这个数据库能成为今后世人了解和研究谢稚柳和陈佩秋艺术的一个最权威、最准确和最便捷的研究工具。正如他自己所说,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他介绍道,届时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按照不同的选项如年代、题材、风格、题跋、落款或其他信息进行索引。另外,这个数据库对鉴别真伪也会有帮助。当然,他还有一个更远的梦想就是在上海为父母亲建立一个艺术馆,让这个艺术馆成为研究和宣传中国画优秀传统的基地。“这些工作,如果作为艺术家子女的自己不去做,那别人就更不会去做或者更难去做了。”谢定伟最后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