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2009 3 1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为建设国际板市场建言
    AIG给高管巨奖 政府无可奈何
    资本市场需要“M”型改革路线图
    瑞银保密制度坚冰开始融化
    全球金融海啸隐显三个大“底”
    “购买美国货”条款:病急乱投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为建设国际板市场建言
    2009年03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皮海洲
      ⊙皮海洲

      

      央行在日前公布的《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表示,将进一步研究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以及推进国际板建设的相关问题,以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时隔半年之后,高层再次谈论国际板建设问题。

      早在2007年6月,面对当时火爆的国内股市行情,管理层就在积极酝酿“国际板”,引外企A股上市。当年10月,从上交所传出来的消息称“上交所正在酝酿‘国际板’,目前在技术上的研究已基本没有问题,只待监管层的‘开闸’。”随后的日子里,关于包括汇丰控股、恒生银行、东亚银行、俄罗斯天然气和恒基兆业地产等外企冲刺国际板的消息纷至沓来。只是到了后来,由于沪深股市行情的走低,国际板一事也慢慢冷淡,直到去年8月证监会人士表示,国内A股国际板的推出尚无时间表。这次,央行在《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再度提到国际板建设的话题,自然引人关注。

      其实,从中国股市的长远发展来看,从中国股市的对外开放来看,国际板的建设必不可少,而且国际板的建设也不应过多地受到行情的影响。

      但如何建设国际板,却是一件必须细细琢磨的事情。虽然有人主张把A股打造成国际板,即让国外企业来A股上市,把A股做大做强。不过,笔者有意为国际板市场建设支一招,把国际板建在B股市场,这样更加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这首先有利于解决B股市场的去向问题。这是最近几年来困扰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关闭还是发展,管理层并无明确意见,以至两种不同的观点长期并存。即便是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李冬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B股与A股并轨是较为妥当的路径”,而全国政协委员、荣丰控股董事长王征则表示,B股不但不应取消,还应做大做强。因此,如果能够把国际板建在B股市场,这不仅解决了B股市场的定位问题,而且还有利于B股市场的发展壮大。毕竟开办一个市场并不容易,创业板经过了10年的筹备,目前还在等待推出的时机。而B股市场却是与中国股市一起走过了17年的风风雨雨。

      更加重要的是,把国际板建在B股市场,可以满足境内投资者的外币投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减缓外汇储备增长的压力。我国有着高达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缓解外汇增长过快的压力,我国政府近年来不仅大力发展QDII产品,而且还有意把国内居民也引向境外投资(如2007年8月拟开通港股直通车试点)。然而,QDII产品近年来在境外市场惨败的事实表明,境外市场投资风险莫测。而如果能把国际板建在B股市场,让国内居民用自有外汇或兑现外汇投资境内的B股市场,这远比把财富输送到世界各地要安全便利得多。

      此外,把国际板建在B股市场,有利于保护国内投资者利益。如果把外企安排在A股上市,不仅增加了A股市场融资的压力,而且由于A股市场股价偏高的原因,很容易形成外企上市的圈钱效应,造成国民资产的流失。并且,同样一家外国公司,在外国的股票发行价低于在中国的发行价,这对于我国的投资者来说也不公平。如果是将外企上市安排在B股市场,不仅可以减轻A股市场的融资压力,而且由于B股市场股票价格定位相对合理,也可以减少外企发股的圈钱嫌疑,对于保护国内投资者的利益具有积极意义。更何况B股市场是以美元为结算单位(沪市B股),这也更方便外企上市在资金上的结算,可以省去美元与人民币汇兑的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