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2009 3 1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金融股扛大旗 海外股市强势不减
    上市公司董事
    为止损甘愿触犯法律高压线
    股市涨势能否持续
    让公司高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让公司高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何
    2009年03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杨兆全
      ⊙特约撰稿 杨兆全

      

      公司董事利用公司内幕信息卖出股票止损7000元,这在上市公司的违法处罚中,属于比较奇特的案例。之所以奇特,在于身为上市公司董事,竟为区区7000元闯法律高压线!最后结果是挨了处罚。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某些公司的董事及高管人员把违法违规当成了习惯,违法行为成为他们行动方案中的一个选项。七千元,哪怕七百元,只要他们顺手能得到的东西,采取违法手段“很正常”。

      据了解,该公司在2005年在披露的年报中虚增利润3000余万元,公司及董事高管人员受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一些受害的中小投资者也对该公司提起了民事赔偿诉讼。该案目前正在法院审理中,首例诉讼已于2009年2月24日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在查阅资料过程中,笔者发现该公司还存在其他信息披露违规问题,受到监管部门的多次责罚。而公司的董事、高管人员,无疑是这些违法行为的策划者、实施者和纵容者——蓄意违法、失职渎职,把法律的规定视为儿戏,对董事的责任抛诸脑后。当然,东窗事发之后,责任人也都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上面只是众多违法案中的一例。从这几年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做出的处罚公告来看,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人员的各种违法行为可谓层出不穷。

      如何遏制这种习惯性违法?笔者认为,除了监管部门要真正做到“有案必查、速查严办”外,让董事、高管们对投资者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是一项势在必行的措施。某些违法者为了自身的千元小利,不惜牺牲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国外的经验证明,让公司董事、高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是遏制其违法恶习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