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公司巡礼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3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2版:公司巡礼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2版:公司巡礼
    亚盛集团:特色农业“夺宝奇兵”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亚盛集团:特色农业“夺宝奇兵”
    2009年03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赵晖
      大棚里的G0微型薯
      赵晖

      亚盛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现代农业、化工、商贸(农业物流)业务,享受税收优惠。公司正计划扩大自有土地面积,成为国内农业上市公司中少有的“大地主”,但土地是否能转换为投资回报,还取决于公司规划的种植项目能否成为向土地要效益的“夺宝奇兵”。

      土地资源有望成倍放大

      公司日前计划向实际控制人甘肃农垦集团发行29580万股股票,收购其旗下的十宗土地(80万亩)和七个农场的农业类资产。方案如果完成,亚盛集团自身的土地资源将由现在的15.5万亩耕地,大举提高到95.5万亩土地(其中耕地面积47.5万亩,宜农未利用土地48万亩),在国内农业上市公司普遍租赁土地的背景下,公司土地资源拥有量名列前茅。

      目前在甘肃农垦集团名下的80万亩农场土地,已连片开发了几十年,设施较成熟,适宜机械化运作。其中32万亩耕地平均作价不到3500元/亩,48万亩宜农未利用地平均价格不到100块钱/亩,土地使用期限从2009年开始50年,已重新办理了土地证。

      根据亚盛集团2009年盈利预测,重组方案完成后公司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达到13694万元,比本次资产置入前亚盛集团的2008年增长100.98%,其中本次拟进入的七家农场的净利润预测数为8092万元,是主要的利润来源。甘肃农垦承诺,实际盈利数若低于预测数,差额由其现金补足补偿上市公司。

      如此巨量的土地置入上市公司,可能会带来两种结果:一土地使用效率低下,资金配套跟不上,投入产出不足,每年新增土地带来的1000多万元无形资产摊销,使上市公司背上财务包袱;二选对合适种植品种,发挥土地优势,发挥现代农业优势,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并且由于自有土地比例大,不易受土地政策波动、长期升值的影响,经营自主权更大。

      因此,土地究竟发挥“载舟”还是“覆舟”的作用,关键取决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策略,其中种植项目成为发挥土地效益的“夺宝奇兵”。

      战略调整强化特色农业

      亚盛集团原有的业务方向不是很集中,既有工业,也有农业,并且农业领域的种植品种也较多。从收入来源看,工业占48%,农业占45%;从毛利贡献看,农业贡献占86%,工业贡献占13%。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结合公司自身收入、利润来源的倒挂现象,公司正着手进行战略调整,强化农业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提高规模效益,同时通过技改,保持工业的一定增长。商贸物流业务则对现代农业起到支撑配套的作用。

      公司战略调整将农业置于核心主业地位,依托管理、科技、资源、规模优势,强化以绿色、标准化、机械化、科学化管理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展拳头品种。本次七家农场和十宗土地如果顺利进入上市公司,公司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效益差的品种就不再种。公司将围绕啤酒花、马铃薯、啤酒大麦等产业来组建产业结构,对七家农场和现有农场进行产业整合,打造西北地区一流的种植加工基地。其中,控股的天润薯业将在马铃薯育种、种植、综合深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体系方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该公司颠覆了传统的农业商业模式,具有很强的成长性,未来将承担公司发展的重任。

      马铃薯:商业模式演绎“疯狂的土豆”

      亚盛集团控股的天润薯业,成立于2008年5月,它的商业模式,一句话概括,就是如何在3年时间,让投入产出比达到400倍。这听起来象痴人说梦,但理论上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实际运行虽然有损耗,但倍增效应使其与传统农业大相径庭,属于常规作物的特色经营。

      甘肃是国内马铃薯主产区,大大小小有200多家马铃薯生产加工企业。作为行业的后来者,天润薯业建立了领先的商业模式,通过育种、栽培技术、管理的协调作用,产生倍增效应,以达到后发而先至的效果。

      这个商业模式最具特色的育种、培育分五个环节。

      一、脱毒马铃薯苗繁育环节,一年提速12倍。传统农业下,马铃薯一年生产一季,育种、播种、生产均一次进行。天润薯业实现了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温室培育,摆脱了自然气候的限制,全年可进行12次繁育,大大提高繁育速度,减少了成本。

      二、G0(第0代产品,即微型薯)环节,一年提速3倍。微型薯是马铃薯苗从温室移栽到大棚后的产物,它只有蚕豆左右大小,是马铃薯“种子的种子”,也就是通过它来繁育马铃薯的种子。由于它的生长在大棚进行,因此一年可以收获三次,产品以粒计价。

      三、G1(第一代产品,即第一代土豆种子)环节,产量增长10倍,需时一年。由G0发展到G1,产量增大了10倍(一粒G0种子生长出来的G1马铃薯,可挂多果,并且个头比G0大得多,平均而言,产量增长10倍)。产量增长10倍,但由于在大田种植,生产一年一季,需要一年时间,目前市场价格为每公斤2.5元左右。

      四、G2(第二代产品,即第二代土豆种子)环节,产量增长10倍,需时一年。随着不断繁衍,种子品质开始退化,具体表现为病毒含量开始升高,可以通过仪器进行病毒检测。用G1生产的G2产量仍然达到10倍,同样因为大田种植,受气候影响,一年一季,需时一年。目前市场价格为每公斤1.5元。

      五、G3(第三代产品,即商品薯)环节,常量增长10倍,需时一年。G3就不再作为种子,而是种植的终端商品,它的产量又比投入时的G2增长10倍,目前每公斤价格1元。

      理论上,为了利润最大化,可将全部G1产品向下生产为G3,即每公斤2.5元的G1马铃薯种子,可在三年时间内,产出1000公斤商品薯G3,实现销售收入1000元,产值增长400倍。

      这种模式的一个突出优势在于,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实现收入,产生利润。公司既可通过外销产生收入,也可自用继续向下繁衍,直至生产出末端产品商品薯,带来更大的倍增效应。这需要结合产能、资金、配套能力,自行调整外销、自用比例。

      与传统农业的商业模式相比,一、二环节一年内提速36倍,三、四、五环节三年产量增大1000倍,产值增大400倍,天润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可喜的是,天润虽然成立不到一年,但已将商业模式基本运行一遍,印证了其快速增长的特性。2008年,公司完成了从脱毒苗到G0、G1的扩繁,为了节省时间,外购G2马铃薯种,生产了近3000吨G3马铃薯,得到了客户的认可,运行符合预期。

      2009年,天润将种植2000亩地G1马铃薯;目前公司正在甘肃农垦计划置入亚盛的80万亩地中进行挑选,找出2万亩地供2010年生产G2马铃薯;2011年,将在80万亩土地中用20万亩来推广生产G3马铃薯。从此形成生产规模,并带动周边农村马铃薯种植产业的提升,并最终为后端马铃薯加工奠定基础。

      20万亩G3马铃薯生产需要40万亩土地。马铃薯属茄科作物,一般重茬(连续作业同一作物)后,对土地养分消耗较大,同时会积累病虫害,导致产量降低。因此需要倒茬(更换其他作物),以恢复土壤地力。天润计划将玉米作为倒茬作物,因为玉米是高杆作物,可以用秸杆来还田养地。

      专家表示,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在于品质和栽培技术。品质主要靠育种决定,国内生产的马铃薯种子目前亩产1.1吨,甘肃为1.08吨,而荷兰达到亩产2.9吨,美国达到2.7吨,欧盟达到2.4吨,差距非常大。良好的育种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国家粮食安全,还能节省土地资源。因此,国家大力提倡依靠科技进步增产,甘肃省马铃薯产业规划也提出要将亩产提升至1.5吨。天润生产的马铃薯由于采用脱毒种薯生产,2008年实现的平均产量达到了2.4~2.5吨/亩的水平。目前,国内马铃薯种植面积达7000多万亩,其中甘肃占到1000万亩,这就是天润外销马铃薯种子的巨大市场。栽培技术方面,由于土地资源丰富,公司可以按照企业化运作的要求,组织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有利于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品质的一致性。

      天润薯业在基地的选取时,会考虑到自然分布的差异,按不同的收获期进行规划,并采用合理栽培技术,延长生产周期,达到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的效果。

      天润薯业成立至今不到一年,已购置了相关设备,租赁建设了脱毒马铃薯苗繁育温室、G0微型薯大棚及培育基地。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引进了16个马铃薯品种,明年将致力于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选育。最重要的是公司已形成一个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有着完整的经营理念。目前,天润已繁殖马铃薯试管苗80万株,2009年计划生产3000万粒G0微型薯。

      天润薯业快速倍增模式、庞大的土地资源需求、产业链延伸带来的效益扩大,都非常适合亚盛集团作为重点板块进行发展,马铃薯的后续加工又会极大地提升马铃薯的价值。

      啤酒花:高端品种资源优势

      亚盛集团是国际啤酒花种植者协会理事单位,公司年产1500吨啤酒花,如果加上本次甘肃农垦置入的七家农场所带来的3400吨啤酒花产能,公司年产4900吨,占全国产量的30%,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中国已成为世界一流的啤酒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与之不配套的是,作为原材料的啤酒花,国内的品种单一老化,不能顺应消费升级的需求。国内目前90%以上的啤酒花种植面积采用的是青岛大花这一品种,该品种是1957年由中国轻工研究所从捷克引进的。建国以来,其他作物基本上已换代五至六次,而啤酒花到目前为止,近40年时间,一直维持青岛大花统天下的局面。

      啤酒花最主要的指标是阿尔法酸(又称甲酸)含量,它对啤酒泡沫的丰富性、啤酒挂杯性能、啤酒特有的苦味都有影响。近20年来,国际上在啤酒花育种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是新品种选育速度不断加快,阿尔法酸含量提升速度很快。青岛大花引进初期,阿尔法酸在8%左右,现在是5%~6%。而国际上育成的新品种,阿尔法酸的含量达到14%~16%。

      国际上不同的啤酒品种,都是由不同的啤酒花酿造。而中国的啤酒,都是基于青岛大花啤酒花酿造的,口味区别不大。国内人均年消费啤酒20升,距离发达国家80升的水平还有差距,啤酒产业还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但国内啤酒口味趋于单一,与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啤酒生产、消费大国的身份还不相适应。

      亚盛已建成了国内较完整的啤酒花育种体系,为中国啤酒花的整个更新换代提供了技术储备。亚盛集团从1999年开始引进啤酒花资源,并开展啤酒花育种工作。到2008年,公司已经有一个啤酒花新品种“亚金一号”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这个新品种的阿尔法酸含量可达到1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啤酒花生产基地在甘肃、新疆,其中甘肃占56%,都处于内陆干旱灌溉农业区范围内,其自然生境大体一致。并且,都属于农垦企业种植,管理和生产条件也大体一致,这对亚盛集团推广啤酒花新品系构成有利条件。

      目前在亚盛集团已推广种植了2000亩。阿尔法酸含量是啤酒花价格的决定因素,目前青岛大花含酸5%~6%,“亚金一号”含酸14%,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目前“亚金一号”主要作为添加物用来提高现有产品的阿尔法含酸量。任何一个新品种在推广过程当中,都会遇到消费惯性,下游啤酒厂不愿改工艺来用新品种。但“亚金一号”对改善啤酒品质、满足多元化口味需求、适应消费升级的大背景都是有益的。

      亚盛率先将中国野生酒花与欧洲的现代品种杂交,由于地理远缘,杂交优势明显,使其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和适应性。亚盛选出的7个阿尔法酸含量10%以上的新品系,都是由欧洲的现代品种和中国的野生酒花杂交选育的。2010年前,7个新品系将陆续提交相关部门鉴定,为后续推广奠定基础。这些新品系具备了中国野生酒花的抗病性、适应性和欧洲现代酒花的优质特性。

      不仅在新品种选育在国内领先,亚盛在新品种推广方面,也取得了一个重要的科技成果——优质啤酒花新品系快繁体系建设。过去,啤酒花是通过割匍匐茎上的不定芽作为繁殖手段,公司建立了以组培、弄枝扦插为主的快速繁育体系,大大提高了啤酒花新品种向生产推广的速度,平均一年可以提速20倍,已获得相关专利。采用这种技术,亚盛在两年时间内,将60多株啤酒花新品种“亚金一号”繁育到现在的200万株规模(2000亩),速度非常快。因此,只要下游啤酒厂家有需求,新品种推广速度可迅速满足市场需要。

      啤酒花种植的效益反映在两个方面:一出售种苗,二生产作物。亚盛与甘肃农垦拟置入公司的七个农场合计种植啤酒花2万亩,未来计划再扩产1万亩。其中;新增1万亩种植面积全部采用新品种,提高附加值。已有的2万亩种植面积,由于啤酒花是多年生作物,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不能一次性替换,可以在每两株之间种一株新品种,逐步替代,三年可达盛产期。

      目前,亚盛和拟注入的七个农场占甘肃啤酒花生产总量的60%,方案如果完成,预计五年内,将达到全国啤酒花产量的50%以上,由于阿尔法酸比目前品种高一倍,因此在产量增长50%的基础上,价格提高一倍,最终产值翻3倍。

      菊芋:边角料地的最佳伴侣

      菊芋,俗名洋姜,抗逆性强,耐旱、抗寒、抗病、抗虫,繁殖率高,是自然条件下马铃薯的2倍,平均亩产可达到2.5吨到3.5吨。菊芋有效物质主要是壳寡糖(属于膳食纤维),是益生源的一种。

      菊芋浑身都可利用。花可以促进养蜂业的发展,菊芋每一株平均含花40多朵,花量大,花里含有菊酯、绿原酸,中药用于替代杜仲。块茎的有效物质达16%~20%,含丰富的聚糖和丰富的多缩五糖。菊芋的秸杆含丰富的膳食纤维,也可作为饲料使用。因此可以综合利用菊芋,完善种植、加工、秸杆利用产业化链条。

      亚盛对菊芋已展开三年跟踪研究,主要借助菊芋的良好特性,将公司一些种植条件不太好的土地资源(例如撂荒地、沙地)充分利用起来。

      菊芋的生产首先需要配套栽培技术,其次要对产品进行加工利用。菊芋主要应用领域是糖的替代(糖尿病患者可食)、油脂替代,以及作为乳制品、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的添加。

      马铃薯、啤酒花、菊芋,作为亚盛已开展或计划开展的种植项目,对公司土地资源的发挥,农业龙头带动作用的发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物品种能否成将土地资源化作效益优势,成为向土地要效益的“夺宝奇兵”,还取决于亚盛集团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以及相关配套,对管理层来说,这无异于一项重大的挑战。不过,亚盛集团的经营管理团队对现代农业产业有着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