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公司巡礼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3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甘蔗歉收糖价大涨 游资热捧白糖期货
    不给世界经济“添压力”
    欧佩克决定不减产
    铜库存“消肿” 沪铜涨回3万点
    铜价受投机资金推动迹象明显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甘蔗歉收糖价大涨 游资热捧白糖期货
    2009年03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钱晓涵
      郭晨凯 制图
      短短两个半月,流入白糖期货的保证金数量接近25亿元

      ⊙本报记者 钱晓涵

      

      当绝大部分商品的期货价格还“趴”在地板上之时,白糖却悄悄地挺起了腰杆。3月16日,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主力合约0909盘中最高上摸3906元/吨,与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相比上涨近1000元/吨,累计涨幅接近33%。

      与黄金期货大涨的“曲高和寡”有所不同,期糖尽管涨势如虹,但场外资金介入其中的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郑商所公布的持仓数据显示,白糖期货去年底的总持仓量仅有42.57万手;而到了今年3月16日,期糖的总持仓量已然攀升至94.48万手,猛增逾一倍。粗略估算,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流入白糖期货的保证金数量接近25亿元。

      屡创新高的强劲走势加上迅速膨胀的持仓量,白糖俨然成为商品期货市场的“领涨先锋”;而每天动辄超过200万手的惊人成交量,则让白糖成为期货公司眼中的“香饽饽”。据悉,我国蔗糖大本营——广西,已成为各大期货公司争相布点的战略要地。截至目前,在南宁获批设立的期货营业部数量就达到了25家,而在一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有5家。

      业内人士指出,白糖期货的火爆交投与广西不断传出减产消息密切相关。那么,白糖减产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夸大其词?本榨季我国白糖真实的供求局面究竟如何呢?

      

      甘蔗意外歉收

      “广西到底能产多少糖,到目前为止,谁也说不准。”谈起本榨季的实际产糖量,广西经贸委糖料处处长张鲁宾没有直接作出预测,只是提醒记者注意观察广西各大糖厂宣布收榨的时间。与以往榨季相比,本榨季广西糖厂收榨的时间竟然不约而同地大幅提前。

      2008/2009榨季广西首个宣布收榨糖企是位于贵港的贵糖股份有限公司,2月19日,贵糖宣布收榨。值得注意的是,在2007/2008榨季,广西直到3月下旬才出现第一个收榨的糖厂。截至今年3月中旬,2008/2009榨季已有19家糖厂宣布收榨;而在2007/2008榨季,到了4月11日才有9家糖企收榨。

      根据目前的生产进度,预计到4月末,广西全部糖厂就将完成收榨。而在上一榨季,最终的收榨日期是在6月15日。

      糖厂为何集体提前结束榨糖?答案只有一个——甘蔗不够了。

      拥有四条生产线、日榨甘蔗量达2万4千吨的东门南华糖厂位于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崇左是广西四大甘蔗主产区之一,就日榨量而言,东门南华的产能在国内可以排到第二。有意思的是,国内日榨量排名第一的糖厂崇左东亚,竟也位于扶绥县,其日榨量达2万8千吨。两大糖厂加工机器同时开启,消耗甘蔗数量可想而知。

      据东门南华凌某介绍,上榨季南华糖厂实际产糖37.93万吨,约占广西区的14.05%、全国的2.56%。整个榨季糖厂实现销售收入13.66亿元(含税),支付给农民的甘蔗款达到8.3个亿。但到了本榨季,东门南华突然发现,可用于开榨的甘蔗变少了。

      不仅仅是东门南华,同处扶绥县的崇左东亚本榨季甘蔗榨量也将减少70万吨左右。记者发现,甘蔗单产下降,出现歉收的现象在整个广西非常普遍。“如果还有甘蔗可榨,我们怎么会提前收榨呢?”当地人士告诉记者,2008/2009榨季四大产区合计的减产幅度预计达20%。

      

      种植面积成谜

      事实上,广西白糖本榨季将大幅减产的消息去年11月份就开始在市场上流传,但几乎没有多少人相信。“很多人半信半疑,这也可以理解。”来宾市糖办主任、农业局副局长李晓光直言不讳,在白糖减产这件事情上,连续两年都出现了误导。

      李晓光所说的第一个“误导”是指2007/2008榨季。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出现后,广西糖协预计白糖因灾减产量在200万吨以上,这一题材被市场资金利用,对白糖价格进行了疯狂炒作。没想到最终产糖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00万吨。此后糖价一落千丈。

      “今年的误导则在于种植面积。”李晓光表示,此前广西预计今年甘蔗种植面积将增加100万亩,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这个数字。“以来宾为例,上报的数字是增产21万亩,实际增加面积可能10万吨都不到。”

      为什么上报的数字和实际数字相差那么大?当地人士表示,目前广西甘蔗的种植面积是一笔“糊涂账”,国土部门、农业部门、统计局各自公布一个数据,且相去甚远,让人无所适从。

      但是,曾经上过一次大当的资金不会轻易相信广西白糖减产的消息。按照此前市场的预计,即使广西甘蔗单产下降一些,但由于种植面积同比增加,那么最终白糖的总产量不会下降很多。没想到的是,种植面积的增加再一次“忽悠”,但单产下降幅度却是历史罕见。

      据了解,去年甘蔗的亩产能达到6吨,今年最多也就是4.3吨左右。除了2008年初霜冻天气冻坏了不少甘蔗宿根,农资价格,尤其是钾肥价格的暴涨也是导致甘蔗大幅减产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民不愿意追加投入,土地肥力不足,影响了甘蔗的生长。

      

      糖厂惜售拉高糖价?

      2008年下半年,广西政府官员在一次座谈会上曾经谈到,要让糖的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什么价位是合理区间呢?该官员认为是每吨4000元以上。当时糖市行情清淡,没有多少人把他说的话放在心上。

      很少有人想到的是,恰恰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白糖的行情诞生了。从2008年12月31日开始,郑商所白糖期货价格开始攀升,主力合约0909从不到3000元/吨启动,到今年3月份,已经逼近4000元/吨。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广西糖业集团的资金是期货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不少期货公司到广西设立营业部,就是想在白糖期货上分一杯羹。”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绝大部分期货公司正是冲着这批糖业集团而来。

      按照期货圈的说法,广西糖业集团的大资金早已被三大期货公司“瓜分”,万达期货、珠江期货以及长城伟业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甘蔗数量不足,今年糖业集团在白糖期货上采用的操作策略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卖空保值,而是通过买入保值的方式保原料。换句话说,糖业集团极有可能是发动此轮行情的多头主力。

      在郑商所公布的持仓排行榜上,白糖持仓排名靠前的席位正是万达、珠江以及长城伟业。“这些席位上的资金我们通常都认为是糖业集团的。”业内人士表示,现货商手中的货最终还是要进行销售,持有的多单也会陆续平去,这是多头投资者应当注意的。

      “现在看起来,本榨季白糖大面积减产已无悬念,今后的关注点应当逐渐转向消费。”国信证券研究所张如认为,判断糖价是否能进一步走高的重要环节就是下游。“国内饮料、糖果市场的需求如何,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糖价后期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