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公司巡礼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3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时事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时事国内
    斥资600亿元
    北京将打造丽泽金融商务区
    打造第四极 西三角经济圈蓝图浮现
    内陆经济复苏成“保8”新引擎
    香港失业率升至近3年新高
    安徽鼓励民企兼并国企
    区域经济发展惠及多家上市公司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上海稽查局关于曝光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相关机构或网站的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打造第四极 西三角经济圈蓝图浮现
    2009年03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芳兰
      重庆、成都、西安有望在我国西部地区形成一个全新的西三角经济圈 张大伟 制图
      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有环渤海。如今,中国西部将崛起一个西三角经济圈,与东南北三地形成呼应之势。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提出西三角经济圈概念,其核心内容是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联合共同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而就在两会上,重庆市代表团已提请国家有关方面将西三角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本报记者 吴芳兰

      “西三角”崛起 

      “‘西三角’的概念已从学者、研究者的角度,延伸至政府层面的考虑。”《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世庆说。

      2008年,刘世庆等专家就曾提出“西三角”概念,认为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以西安、关中为中心的城市群和经济区也在迅速成长,在西部腹地核心区域发展中,重庆-成都-西安,一个“西部高科技金三角”正在崛起。

      刘世庆认为,当时的概念是“西部高科技金三角”,而目前,“西三角”的概念更富创意,与长三角、珠三角相对应,“西三角”使得成都经济圈、重庆经济圈、关中城市群联手,将带来更大的经济互补性。

      “西三角”的概念,与成渝经济区的概念并不矛盾,只是范围扩大了。“西三角经济圈”的全称是“西部川陕渝金三角”,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8亿,包含47座城市,GDP总额1.5万亿元,占全国的6.3%,占整个西部的33%。

      据计算,假设“西三角”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年均13%到15%,那么2015年到2020年之间,随着成熟度提高和规模加大,增长速度降到12%到13%左右,那么,到2020年“西三角”GDP将占整个西部的50%左右,占全国的12%到13%。

      基础设施先行

      道路不便曾是阻碍西三角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了在交通领域更加便捷,重庆等地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这成为了重庆本轮拉动内需的重点。

      据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重庆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资进展顺利。1-2月,重庆累计完成投资126.70亿元,同比增长50.8%,带动全社会投资增长17.1个百分点,是投资快速增长的第一引擎。

      位于关中城市群内的渭南,1-2月的投资也可谓是高点起步。今年1-2月,渭南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共完成投资22.57亿元,同比增长134.05%,增幅比上年末提高60.13个百分点。

      刘世庆认为,现在三地空中距离仅有一小时,若干公路和铁路建设已经开工或规划。随着基础建设、三地城市群和一体化进程,如西(安)咸(阳)一体化、成(都)德(阳)绵(阳)一体化等加速推进,三地交流和合作进程更将加快,从而极大地提升西部内陆腹地实力。

      成渝经济区有望担当龙头

      在“西三角”内部,成渝经济区有望承担起龙头角色。

      据有关人士透露,成渝经济区规划将在今年年内出台,其征求意见稿正在四川、重庆征求意见。

      记者了解到,最近几年,中央给了重庆很多政策,包括在重庆设立保税港区、设立全国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设立全国性电子票据交易中心、设立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组建农村土地交易所等等。

      “目前规划正在征求意见之中,并会将更加实际和可操作的措施写入规划之中。”刘世庆透露。

      刘世庆认为,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三角”的核心区域,成渝不仅拥有西部地区28.13%人口和27.22% GDP产出,而且也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最好,最有可能成长为中国新的增长极的区域,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经济总量有望占全国GDP8%。

      刘世庆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正在进入“海陆并进、东西互动”的新格局,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在全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中的地位空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