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2009 3 20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金融·证券
    吉林促证券经营机构
    提高核心竞争力
    “嘉陵期货案”
    尘埃落定
    杭州法办一非法咨询机构
    深圳福田:借壳上市也重奖
    清醒认识人肉搜索的巨大风险
    两公司恢复金融期货
    交易结算业务
    关于支付2006年记账式(三期)
    国债利息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一级交易商的公告
    三大期货交易所齐进全球20强
    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告
    关于2006年记账式(十六期)
    国债付息有关事宜的通知
    两券商获准全国范围新设营业部
    建银投资成50ETF一级交易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杭州法办一非法咨询机构
    2009年03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陶君)
      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日前对杭州金证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案作出判决,以非法经营罪判处两被告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浙江证监局提醒,非法投资咨询机构往往通过向客户推荐股票或直接代替客户操作来收取高额会员费,其中也不乏一些不法分子借投资咨询之名行诈骗犯罪之实来骗取投资者的钱财。这些非法机构往往通过异地揽客的方法,增加了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的调查打击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投资者维权成本。在网络、手机短信、电话营销过程中,他们通过传播虚假信息,夸大证券投资收益,或以提供研究咨询、内幕信息为名收取费用;甚至假借合法证券公司的名称为非法网站命名,让投资者误以为是该证券公司的股票咨询网而上当受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的不法机构以销售荐股软件为名,夸大产品功能,行非法投资咨询之实,隐蔽性和欺骗性更强尤其需要引起投资者的警惕。(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