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山港建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
⊙本报记者 索佩敏
昨日,市场盛传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政策有望于近期获批,受此影响,上港集团、振华港机等强势上涨。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短期来看,航运中心政策中的长江集疏运体系、启运港等政策有利于上海港吸引更多箱源,而该政策的更大意义在于提升上海的整体航运服务能力。
据知情人士透露,去年8月,上海发改委联合港口航运相关部门共同起草了《关于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在征求意见后进行了修改,随后上报有关部门。上报的方案中包括: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在洋山港建立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发展航运机构体系以及大力发展邮轮经济。其中,发展航运业服务体系中特别提出要着重发展包括船舶保险在内的航运金融业,而在洋山港建立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则建议首次使用第二船籍登记制度以及首次使用启运港制度。
有关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航运中心的众多政策中,短期内能够迅速看到成效的可能是发展长江集疏运体系和启运港制度。前者有利于上港集团在前几年收购参股长江沿线港口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长江沿线的集装箱运输;而后者指的是国内货物只要确认开始发往洋山港,即被视同出口并办理退税,可以加大洋山港的辐射能力,吸引来原本计划从其他港口出口的箱源。
对此,上港集团董秘姜海涛昨日对记者表示,目前并不清楚有关政策的具体情况,“如果出台,对上海港应该是正面消息。”
姜海涛坦言,上海港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12月港口吞吐量首次出现同比和环比的双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国外消费市场低迷,影响到中国的出口”。
为了达到“不低于2008年吞吐量”的目标,上海港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姜海涛表示,前几年上海港主要着眼于解决吞吐能力与腹地箱量的配套问题,而在目前腹地箱源放缓的情况下,将会把重点转向中转业务。目前,上海港包括长江、沿海和国际在内的“水水中转”比例仅占总箱量的37%。姜海涛认为,如果启运港制度能够获批,将有助于提升沿海中转的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