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2009 3 20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财经要闻
    银行外汇资金转换其他外汇币种将无需批准
    禁止可口可乐并购汇源非贸易保护主义
    任志刚:
    像管理投资组合般监管金融体系
    中国驻美商务参赞表示 中美经贸摩擦开始增多
    世界经济前景短期内不容乐观
    财政部:
    地方政府债券收支实行预算管理
    科技部部长万钢:
    发展新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报股民学校吉林分校投资者教育喜结硕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任志刚:像管理投资组合般监管金融体系
    2009年03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时娜
      ⊙本报记者 时娜

      

      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在其每周专栏《观点》中指出,金融海啸背景下,在继续维持个别金融机构的稳健的同时,也需要更全盘的,甚至跳出传统中央银行职能的框架,发展宏观的审慎监管模式来管理系统性风险。

      他指出,宏观审慎监管模式,就如管理投资组合一样,投资者必须同时监测个别投资项目以及整个投资组合的综合表现,只要确保整个组合不受太大影响,即使个别组合部分的表现欠佳也无须过分不安。相反,要防范个别投资的表现过度互相影响,或整个组合过度集中于某一类风险,令整个组合出现庞大损失。

      任志刚认为,发展宏观的审慎监管模式,首先要定出一个架构指明作为发展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具体重点。他认为监管焦点要放在整个金融体系上,尽量减少金融市场受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此外,金融体系内的整体风险取决于个别组成部分,即个别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每一分子的行为微观而言可能并无不妥,但若综合互动起来,则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冲击。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已凸显有关问题,因此在继续维持个别金融机构的稳健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发展宏观的审慎监管模式。

      他表示,金管局自己主动提出发展宏观的审慎监管模式的工作已有几年,但单靠金管局的努力是不足够的,需要更全盘的,甚至跳出传统中央银行职能的框架来考虑,才能有效落实宏观的审慎监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