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2009 3 20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本周央行净回笼248亿元
    美联储隔洋宽松 中国债市闻风而动?
    满城尽开印钞机
    泛滥预期令美元暴跌
    全国性商行活跃银行间债市
    09中水电债昨起发售
    伯南克
    不愿重蹈格老覆辙
    国开行将发今年第一期金融债
    违约风险很低接受程度提高 重点布局城投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违约风险很低接受程度提高 重点布局城投债
    2009年03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国海证券 李杰明
      ⊙国海证券 李杰明

      

      在谈到4万亿元投资中,中央政府承担1.18万亿元,如何解决接近3万亿元的配套资金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谈到:“扩大地方企业债券的发行。有一些,譬如说道路、电力改造,它将来还有一定的收益,因此,我们对于暂时缺少配套资金的项目,我们利用地方的融资平台,增加企业债券的发行。从去年的4季度到目前,我们已经发行了45支企业债券,大体筹措了1300多亿元的资金,目前向国家提出申请,待发行债券的还有50多家,总共也是接近1000亿元。”显然,城投债快速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值得重视。

      其一,企业债特别是城投债发行量将继续大幅增加。讲话中提到“地方的融资平台”、“配套资金”,意思直指城投债。注意,发行量的增加绝不意味着收益率的上升,相反,是下跌。首先,即使发行量大幅增加,其绝对量和占债券总量比例仍很小;其次,目前企业债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流动性问题,其核心在于交易成本过高,直接体现为定价难和流动性差。发行量的增加将使得市场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一级市场经常性发行也使得二级市场定价有更多、更新的数据,定价变得越来越容易,流动性从而也会有所提高。这在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发展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特别是,城投债实质是“类市政债”,其未来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

      其二,违约风险很低。既然城投债的发行目的在于“利用地方的融资平台”来“解决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这其实与财政部代地方政府发行的2000亿元国债性质类似,但信用等级肯定低于后者是事实。既然这些是特殊背景下发行的“类市政债”,最大的共同点是4万亿元投资的配套资金,使得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简单点,也就是它们成了一个板块,其中某一只债券出现违约风险,则会迅速传染到整个板块的其他债券,甚至是整个债券市场带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如地方国企)的信用产品,从而引起很大的市场恐慌。因此,某一只债券违约的社会成本将是极高的,极高的社会成本将导致很低的违约风险。再者,在中国的政治制度下,估计任何一个地方政府也不愿意得罪全国的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毕竟,银行间市场面对的是全国主要金融机构,而若跨市场发行则把个人投资者也牵涉在内。

      因此,重点推荐AA+级和AA级的城投债,该类债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交易成本过高,但未来随着发行量的增加交易成本逐步下降将是主趋势。更进一步地,作为配置型机构,由于其更多的是持有到期性质,交易成本越大将导致票面利率越高,对其而言是好事而非坏事。

      当然,违约风险很低不代表完全没有违约风险。因此在具体个券选择上应尽量挑选质地比较好的,如在利润中,以营业利润为主要优于以补贴收入为主;在补贴收入中,每年补贴收入占地方财政比例较小的要优于比例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