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打开近期以来的报纸,到处都能看到“万亿”字样,万亿元损失、万亿元赤字、万亿元注资,还有刺激方案、发行债券、政府预算等等,似乎所有和这场金融危机相关的数字全都已上升到万亿元级别。那么,万亿究竟是个多大的概念?这样来形容吧,假如我们把1万亿美元全部兑换成1美元的纸币,那么得到的就会是一座海拔6.8万英里的巍巍高山,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12倍,或者地球到月亮距离的四分之一。
一项不完全统计发现,1980年的3月份,“万亿美元”一词在美国报刊上只出现了六次。但29年后的今天,仅是3月份的前两周,美国报刊引述“万亿美元”的次数已经高达1400次。“万亿”的频繁出现,既说明这场金融海啸的程度之深和规模之大,也显示出各国政府在刺激经济方面的决心和措施同样前所未有。
最新的“万亿”典范是美国联储局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上周三,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联储局将购入最高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以及7500亿美元抵押贷款证券。该委员会的声明称,预计这些旨在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行动,加上之前的财政和货币刺激,将帮助经济逐渐恢复持续增长。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美国此次大规模增加购买债券,将令美债收益率出现显著下调,中短期而言对政府债券有利。对于股市而言,美国当局宣布已久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终于有具体措施出台,亦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舒缓市场对经济前景的忧虑,因此,可能将刺激一轮技术性反弹。
但需要注意的是,联储局于此时推出该项举措,说明其对经济形势自行扭转并不乐观,因此潜在的技术性反弹,并不代表可持续的真正复苏已经到来。同时,假如环球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在如此高强度上维持较长时间,价格压力可能重临,因而投资者在较长线未来可能再次面临通胀风险。不过此时此刻,通缩风险显然更为紧迫,因此美国以及全球其他政府的当务之急,仍然是要刺激经济,以避免出现漫长的大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