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特别报道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2009 3 2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后期债市存分歧 机构“趋短避长”升级
    通胀不会一夜形成
    警惕货币泡沫 远虑中国债市
    倘若失去储备地位 美元处境雪上加霜
    三公司今起发债
    利好双至难奏效
    美机构债利差降幅有限
    上证所债市周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警惕货币泡沫 远虑中国债市
    2009年03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第一创业 刘建岩
      张大伟 制图

      ⊙第一创业 刘建岩

      

      ——全球定量宽松,埋下通胀和泡沫化的定时炸弹。当货币发行不再有黄金的约束,当央行可以大肆购买国债,当政府可以以国家信用支撑面临倒闭的金融机构,那么还有什么能够阻止全球货币当局去制造通胀和催生泡沫呢?虽然当前的全球经济仍处低迷,但这种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我们认为,对于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的我国长债收益率,如果当前贸然做多长债,其风险与收益是极不匹配的。

      美联储采取这种数量型手段的目的,一方面是为金融机构和市场直接注入流动性,另一方面是压低国内中长期收益率,特别是当央行调控的短期基准利率已经降至底部,而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又将推高中长期利率,央行此时也惟有此策,配合财政政策的同时,维持和创造更为宽松的美元利率环境。

      如果说英国、瑞典和日本的定量宽松是属于区域内事件,那么美国宣布开始大规模购买国债及抵押债券,将是一项“惠及”全球的举动。联储这种间接的向政府融资,当前很可能是刚刚开始,未来美元将持续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这一预期已经使上周Brent原油和CRB指数快速上涨了10%左右。更重要的是,全球经济低迷将会使各国都倾向于全力保证本国货币对美元的稳定(特别是中国)。这种情况下,美国对其基础货币的扩张,实际上就是在对全球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进行扩张。

      全球货币扩张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的兴起。诚然短期内这种趋向还不会十分明显,那是因为美欧等国的金融机构还在泥潭中挣扎,居民对经济及银行业的信心还没有完全恢复,同时在全球去杠杆化的影响下,全球经济没有足够的能量进行货币创造和扩张。而一旦金融机构在政府扶持下逐步走出最低迷,且居民对经济的预期有所好转,将促使货币扩张能力恢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也会重新活跃,货币扩张挟持前期基础货币投放大规模增长的后果就是,全球物价或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

      我们知道,中国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明显影响,居民对国内经济的信心也相对稳定,同时迫于出口压力,相信我国央行会有效控制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因此,中国经济可能会在此次全球基础货币扩张中最先有所反应。

      ——资金面宽松有利于债市,但更大的风险是央行可能会对此推出1年期央票。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当前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均为1个月和3个月的短期品种,到期时间很短。也就是说本月的大规模回笼会在4月和6月到期,特别是持续保持较大规模的1 个月正回购(每周都在1000亿左右)将会成为4月份的资金投放。除此之外,每周还有之前发行的6个月、1年或3年期品种到期,因此这样的操作方式就造成了每周的到期资金不断滚动放大。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求央行适度投放基础货币,面对持续的到期资金,央行在数量操作上保持适度宽松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如果央行本周再进行1000亿的正回购,那么4月份公开市场的到期规模将达到7150亿。那么央行会继续这样维持下去么?

      对债市而言,资金面是利好的,但风险是如果央行认为短期内没有必要继续加大放松力度,就可能推出1年期央票,以更长时间的锁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