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特别报道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人物
  • B7:产业调查
  • B8:产业研究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1: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C149:信息披露
  • C150:信息披露
  • C151:信息披露
  • C152:信息披露
  •  
      2009 3 2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特别报道
    基金经理年报透露心声——2009年“俯卧撑”行情概率偏大
    首批2008年基金年报亮相 95只基金去年累计亏损超三千亿
    外资悄悄买 保险大鳄抛 封基惊现机构买家“大退潮”
    经济何时复苏 基金经理说法不一
    福州市国有燃气企业50%股权转让公告
    ■基金妙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资悄悄买 保险大鳄抛 封基惊现机构买家“大退潮”
    2009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宏
      ⊙本报记者 周宏

      

      首批2008年度基金年报今天闪亮登场。封闭式基金的股东持有情况在相隔半年后再度浮出水面。作为沪深两市中少有的“折价”交易品种,封闭式基金最近半年价格大落大起的背后,机构究竟做了哪些动作?目前对封基市场的主导机构又是哪些呢?

      

      机构买家整体退潮

      如果要问封基市场最近半年的最大变化是什么?那就是机构买家的“大退潮”。

      根据本报统计数据显示,今日公告的华安、华夏、嘉实等基金公司旗下的6只封闭式基金,机构持有比例整体出现大幅下降。

      其中,下降比例较高的基金安信,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从49%下降到37.5%;基金安顺的机构持有比例从58%下降到55%;基金丰和的机构持有比例从41%下降到32%;基金兴华的机构持有比例从52%下降47%;基金兴和的机构持有比例从65%下降到58%。

      总体看,6只纳入统计的封闭式基金机构出现全面减仓,减仓幅度从3个百分点至12个百分点不等。半年之前,机构在6只基金中还占据了4只基金的绝对主导权的话,半年之后,机构持基比例过半的已经只有2只。

      如果上述数据在全体封基的统计中都得到验证的话,这或许标志着,经历了过去3年的牛熊变迁后,封基市场再度回到了“个人主导”的阶段。

      

      保险机构大幅出货

      那么大规模出逃封基的“主力”又是谁呢?

      国内的大型保险机构也。

      来自本报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封基市场持有量最大的两家机构——太平洋保险和中国人寿,在去年下半年双双大幅度减持封闭式基金。

      其中,太保体系下的基金账户,减持基金幅度非常惊人。比如基金泰和,太保体系原有3个账户分别是该基金的第一大、第二大和第七大持有人,持有比例合计超过2亿份,而年报中,太保在增加了一个入榜账户后,整体持有量依然下降了2000万份以上。

      另外,太保对基金安信的持有量从约7600万份下降到5100万份;基金安顺,太保的持有量从3亿份下降到不足2.5亿份。基金兴华,太保两个账户的持有量从2.3亿份下降到1.7亿份。基金兴和、基金丰和的情况也是如此。

      而中国人寿的减持果断亦不亚于太保。根据本报统计,在基金丰和中,曾经位列第二大持有人的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已经从十大持有人名单中消失,减持份额粗略估计不低于1.3亿份。而基金安信、基金兴和、基金兴华等持有人中,国寿体系的基金账户亦多有减持。

      

      其他机构“含枚疾进”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国内大型保险机构大规模减持封闭式基金的同时,包括外资、券商、其他机构等却在悄然入驻,而国内的大型企业也在继续坚守。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UBS(瑞银)在去年下半年,对两只封闭式基金进行了大规模增持。基金兴华中,UBS在此次年报突然现身,一举持有该基金1.02亿份,进入前五大持有人。不过,基金安信中,瑞银的持有份额有一定下降。

      除此以外,以国泰君安君得益优选基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为代表的券商组合也在封基的持有名单中大幅跃进。而宝钢集团对多个封基的持有份额则保持稳定。

      总体看,其他机构的表现相较之国内大型保险机构,要稳定的多。